2024年,中泰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特别是榴莲这一农产品,成为了两国经贸交流中的亮点。在泰国榴莲产业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变革,这种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中泰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也在持续加强。
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泰两国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339.815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这一增长比例充分体现了中泰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紧密联系和双方的积极互动。在众多贸易商品中,榴莲这一特色农产品对双边贸易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榴莲也成为中泰农业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推动农业结构变革
泰国农业体系经历了重大调整,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对市场的强烈需求。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由于榴莲的收益更为丰厚,许多泰国农民放弃了龙眼、山竹等作物的种植,转而投入到榴莲的种植领域。榴莲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获益,同时也对泰国水果种植的整体格局产生了显著的改变。榴莲逐渐演变成为泰国农业中极为关键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助力现代化升级
泰国榴莲品种繁多,数量超过200种,且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然而,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设备不足,限制了其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农业界的专家们正积极投身于对泰国榴莲产业现代化的支持工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周兆禧指出,泰国在农业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中国中大型农场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上已实现70%-80%的普及率,而这一技术在泰国果园的运用则相对较少。目前,中国正积极努力,将先进的农业观念与科技引入泰国。
农场升级成效显著
乔德果园是直接受益的主体。受益于我国农业部门的政策扶持,至2023年,该果园在博彦科技的支持下,成功实施了设施升级。东南亚运营总经理常灿贤强调,公司不仅帮助泰国三家农场实现了智能化转型,而且其业务范围亦已延伸至马来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庄他武里府本年度确立了80万吨榴莲出口的指标,其中大约90%的榴莲将销往中国,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正逐步成为推动产能增加和出口量上升的核心动力。
多方举措协同发展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启动了“数字榴莲”项目,并与中泰企业携手合作,目标在于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在此背景下,泰国正大集团携手多方力量,成功研制出一种质量检测新技术。该技术采用了红外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摒弃了传统检测手段,检测精度高达80%。泰国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与我国企业的合作显著推动了农业在数字化方面的转型步伐。这一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变革速度。
双边合作深度升级
在庆祝中泰外交关系五十周年之际,榴莲贸易模式已从单一流通走向深度合作。目前,这一合作已扩展至品种改良、数字技术应用、产业链协同等多个层面。中泰两国在农业领域的互补优势为双边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动,泰国榴莲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上是否能够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欢迎各位留言发表看法,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