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内,一名瘦削的男子被铐着,端坐在椅子上。刘嘉伟听到这话,看向自己的同事,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刘嘉伟当时是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侦缉警员,这名瘦小男子正是他们抓获的毒贩,经过连夜审讯,终于取得突破,供出了自己的“供货人”,一条新的贩毒链条由此浮现。
刘嘉伟(左)与同事讨论案件
货物指的就是冰毒,但“很湿”这个细节却被多次听到,让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刘嘉伟感到疑惑和警惕。冰毒为什么很湿?正是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让刘嘉伟及时调整,锁定了案件的核心要素,重庆首例“液态冰毒”案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句话”引来质疑
刘嘉伟今年34岁,已经是沙坪坝区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了。他除了皮肤黝黑,就连不穿警服的时候,也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沉稳中带着些许沉静,只有在谈及毒品犯罪时,缉毒警察眉宇间的决然才会清晰流露。几句交流,勾起了我们对案件侦破的浓厚兴趣。
“毒贩和吸毒者多次提到,这太‘湿’了,有些不对劲。”
“我们隐约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运输毒品的新方式,后来确定,它叫‘液态冰毒’。”
查获液态甲基苯丙胺
该案发生于2018年,是刘嘉伟到沙区禁毒大队不久后带头侦破的一起重大案件。
那年夏天,沙区禁毒大队追踪到一名吸毒人员,发现了一个贩毒团伙。本来,这是缉毒警察最常接手的案件之一。但在审讯吸毒人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线索。
刘嘉伟(右)与同事抓获犯罪嫌疑人
这名吸毒者称,自己这次收到的“货物”有些奇怪,非常潮湿。起初,警方并没有对这个看似很小的细节给予重视。但随后,警方抓获了负责分销毒品的毒贩李某。李某供述,自己是从家住白市驿的蒲某手中购买这批货物的。这批货物不仅潮湿,而且刚收到的时候,里面就有明显的水分。虽然看上去不怎么样,但质量却是一流的。
这一信息瞬间引起了刘嘉伟的警觉。“冰毒成品大多呈固体状,即使湿的,一般也不含太多水分,难道犯罪嫌疑人开了个工厂,专门制毒?”根据掌握的线索,刘嘉伟和同事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浦某,并对其实施了24小时不间断监视。
侦查结果很快排除了浦某在重庆制毒的可能,理由是浦某没有从其他渠道购买或获得制毒原料,警方在浦某家附近蹲守时,也没有发现隐蔽的制毒窝点。如果排除制毒可能,那么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运输过程中设下了圈套。
揭开“圣水”的秘密
“浦某曾对自己的手下夸口:‘我运的货,绝对安全。’”刘家伟说,从相关信息来看,毒贩们可能采取了一种新的运输毒品的方式,即在运输过程中,将冰毒“伪装”成液体。换言之,一瓶矿泉水或其他液体都可能是冰毒的“马甲”。
通过缜密侦查,刘嘉伟很快掌握了浦某的贩毒路线,警方了解到浦某曾多次以出国旅游为幌子去国外贩卖毒品。
2018年底,浦志强再次派出两名手下走私毒品出境。此前的冒险经历让他以为,这一次可以“平安无事”,没想到,重庆禁毒警察早已布下了一张密网。
两名同伙从外省开车回重庆后,在警方的监视下将毒品交给浦某。随后,刘家伟带领警方迅速捣毁该贩毒团伙,并将在家中“结晶”冰毒的浦某夫妇抓获,缴获成品冰毒20余公斤,液态冰毒半公斤。
经过审讯,刘嘉伟彻底揭开了贩毒团伙的秘密。原来,浦某在国外找到一种“液态冰毒”,这种毒品可以呈现无色液体状态,因此可以装在矿泉水瓶或其他容器中,伪装成饮料、水进行运输,以躲避袭击。收货后,用极其简单的方法结晶,就成了冰毒成品。
在了解到液态冰毒的特性后,浦志军以为自己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他联系境外的毒贩购买毒品,然后派手下到云南“拉货”,再把毒品运回重庆,每人带十几瓶“矿泉水”,再飞回重庆,把毒品交给他们。
“我们咨询了云南警方的同事,他们当时没有遇到过类似案件。后来有媒体把这种液态冰毒称为‘圣水’。”据了解,当时液态冰毒涉案案件极其罕见,重庆市此前从未遇到过类似案件。沙区禁毒大队大队长罗勇说,此案的破获,为禁毒战线有针对性打击毒品运输新途径提供了借鉴,也为后续多起案件的破获提供了经验。
“儒将”办案逻辑
“他年轻,来得晚,但队里的老缉毒干警都很敬重他。”沙区禁毒大队民警向坤是一名有着十多年警龄的老缉毒干警。向坤说,像他这样的老缉毒干警在沙区禁毒大队还有很多,但刘嘉伟却是个后来者。
刘嘉伟198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系,2008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后,在多个警种、多个岗位任职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做过很多不同的事情。”
他在沙坪坝区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后来因为身体素质过硬,进入沙坪坝区反恐特警支队,还曾担任110快速反应组民警,在沙坪坝区经侦支队担任经侦民警多年,直到2018年1月,才进入沙坪坝区禁毒支队,成为一名禁毒民警。
或许是因为专业训练,又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经济案件调查,向坤对刘嘉伟的印象是极其细致,极其冷静,喜欢以智取胜,“如果在战场上,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儒将。”
向坤回忆,去年他和刘嘉伟曾调查过一起制毒案,初期侦查锁定的制毒窝点是某区县的一处农村老房子,但经过调查发现,毒贩们竟然在房子外面安装了热成像摄像机,随时监视进出的人。
风暴?
刘嘉伟很快否定了直接破门抓人的计划,他知道,要捣毁制毒窝点,必须立刻查明制毒地点,防止嫌疑人毁灭证据,如果对方准备充分,房间多,直接出手,很可能给对方足够的反应时间。
“他们能用热成像,我们也能用无人机。”刘嘉伟迅速制定计划,用大型警用无人机,肯定能引起敌人的警觉。恰巧,制毒窝点对面就是景区,游客放飞民用无人机自然是常有的事,于是他们就用民用无人机在高空进行观察。
警方在其中一栋大楼前的树上发现了用于运输材料的滑轨装置,随后又看到楼顶上摆放着许多疑似制毒容器的瓶罐。随后,通过观察、蹲守,刘嘉伟终于确定了制毒的房间和位置。随后,警方一举将制毒窝点捣毁,缴获全部成品毒品、原料及制毒工具。
逮捕嫌疑人
让缉毒人员平安回家
“大家都知道缉毒执法充满危险,很多时候我们要和亡命徒打交道,我要做的就是把风险降到最低,保证每一位战友、同事的安全,让他们平安回家。”刘嘉伟说,自己担任过多个警察岗位,参与过无数次抓捕行动,因此深知其中的风险。警察的职责就是迎面面对犯罪,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向坤说,这也是大家尊敬他的原因之一。
刘嘉伟特别注重与其他警力的配合。2020年4月,他出任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后,十分注重与其他警力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与特警的联合行动,多次牵头组织禁毒大队与特警进行联合演练。
在去年的一起案件中,刘嘉伟获得情报,一名毒贩从外地运毒品进渝,沙区禁毒大队迅速制定抓捕计划。民警经过分析,判断对方很有可能选择提前下高速,然后走老路前往附近的区县。
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拦截,还是在旧路上设立卡口进行抓捕?
刘嘉伟面临数个抓捕方案,该如何选择?刘嘉伟选择在现场进行模拟演练,他带着缉毒警察、特警队进行了车辆拦截模拟实验,最后他们选择了旧路一段狭窄路段进行拦截,三辆车同时拦停拦截对方,然后实施抓捕。最后在演练过的路段上,他们按照方案顺利实施了抓捕。
正是工作中他的谨小慎微,让他在2018年到禁毒大队负责案件侦查工作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0余名,破获多起贩毒、运输、制毒大案,缴获毒品80余公斤。去年,他又带头破获公安部督办的毒品案件,两次抓捕行动缴获毒品25.5公斤、冰毒19.6公斤。
沙坪坝区分局禁毒科2019年、2020年业绩考核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2021年3月,沙坪坝区禁毒办推荐刘嘉伟为重庆市第二届“最美禁毒人”评选活动候选人。
结尾:
谈起案件,刘嘉伟滔滔不绝。但谈起家人,这位34岁的男子显得腼腆,不愿多说,只是给我们看了一张5岁儿子的照片。刘嘉伟说,他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一两个星期就出门,对家人感到愧疚。
但除了办案之外,刘嘉伟剩下的时间都呆在家里,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陪儿子。
刘嘉伟转头问向坤:“我应该是一个好父亲吧?”
“嗯,都应该。”向坤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