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立即作出安排。 6日晚,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首批10支专业救援队赶赴现场搜救失踪人员。
搜救队员将“脐带”拖入水中
7月7日下午,事故发生海域风浪依然很大。 中国应急救援队潜水员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开始了水下搜救行动。 跳水队长陈海山和另一名队友作为第一批搜救队员率先下水。
他们沿着连接救援母船和“凤凰”号沉船的粗缆,向“凤凰”号潜入。 除了电缆之外,两人身后各有一根由不同颜色的管子绞在一起制成的“绳子”。
这条“绳子”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它包括一根向他们输送氧气的供气管、一根确保潜水员在水下与水面指挥部通讯的电线、一根测量潜水员所在位置深度的测深管以及一根可以实时传输潜水员信息的测深管。水下搜救画面到水面视频线等。这条绳子被形象地称为潜水员的“脐带”,每根长一两百米。
如果水浑浊,只能用手触摸来寻找。
一场猛烈风暴过后,“凤凰”号沉入水底40多米,严重翻滚。 首次下水时,陈海山和队友主要沿着“凤凰”号从船头到船尾的周边进行搜索。
陈海山:如果你不往下走,应该能看到一两米。 水比较清澈。 但如果用脚踩水,周围就会变得浑浊,能见度也会变差。
记者:能见度这么低,距离这么短,搜查时如何识别他们?
陈海山:我用手摸。
记者:您主要接触什么?
陈海山:船舷经过什么地方就扫一扫。 如果用手感觉船体和船内部发软,则一定是受害者。
搜救+减压队员需浸入海中100分钟以上
搜救母船主甲板上,队长王仁义等搜救人员密切关注水下进展情况。
记者:根据当时的情况,你们规定的水下工作时间是多长?
陈海山:一般需要25分钟左右,20到25分钟。 但如果再延长的话,减压时间可能会相对更长。
潜水员减压是指潜水员在高压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常压水面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将高压环境下进入体内的部分气体排出。 否则会对潜水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为了减轻压力,完成第一批潜水搜救任务的人员和队友无法立即出水,而是不得不在水深约三米的海域停留一段时间。
陈海山和队友们在海底工作了30多分钟。 按照规定,他们在浅水中需要70多分钟减压,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海水中浸泡100多分钟。 潜水员需要减压的海水深度是由潜水医生根据潜水员的潜水深度、潜水时间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但事发海域天气恶劣,风大浪高,潜水员很难停留在固定深度。 深度。
陈海山:如果定在九米,当潜水员停在九米时,工作母船就会上下晃动,我就无法停在九米。 可能一次九米,一次六米,一次十多米。 这对潜水员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打捞遇险抽沙设备需现场制作
7月7日,搜救人员发现了一名遇难者的尸体。 他脸朝下,从臀部向上被压在翻倒的船下,身体下面是坚硬的沙子。 在我国,抽沙工具是本次事件中必备的装备,但此次海外救援队并未携带此装备。
王仁义:因为还是有点大,所以坐飞机运输不是很方便。
记者:泰国有这样的设备吗?
王仁义:泰国本身没有。 你需要按照我画的图纸去购买材料,然后焊接起来,然后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装置。
泰国花了两天时间才制作出抽沙设备。 中国应急救援队没有停止行动,而是进入机舱继续搜救。 事故发生第四天,47名遇难或失去联系的游客中,有45人的尸体被找到,只剩下两人失踪。 被压在沉船下的受害者就是其中之一。 。 7月9日,抽沙工具终于完成,并很快被潜水员带到凤凰号沉船上。
陈海山:由于浪涌太大,发生了很多爆管事件。 船老是把它弄断,就在上下几米处把管子弄断了。
记者:坏了之后有什么影响?
陈海山:沙子是没有办法提取的。 我们把那个拉起来,同时要求那块土地做一组新的。 过程中我们无法清除沙子,所以我们潜水员只能徒手下去。 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例如潜水刀和铲子。
记者:但这不像于老人移山那样,有多难。
陈海山:我不能让这个时间停止。
历时8天,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才被完全打捞出来
7月11日,在残骸区附近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并被打捞上岸。 被压在沉没的凤凰号下的同胞,成为了最后一个尚未被打捞上来的受害者。
救援队一直在想办法打捞出7月7日被发现的遇难者遗体,但他已成为沉船底下最后一名尚未从水中被打捞出来的遇难者。 但船体太重,工具不方便,天气条件恶劣,最重要的是保证遗骸的完整性。 把最后一具尸体从水里捞出来是极其困难的。
7月14日,两台新制作的小型沙泵被潜水员带到40多米深的遇难者遗骸处。 中泰搜救队频繁进出水面,加大抽沙、疏浚作业力度。
2018年7月15日,经过8天的奋战,救援人员终于将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从水中打捞出来。 全体搜救人员在码头为遇难者举行哀悼仪式。
△《面对面》视频:普吉岛海底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