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超市雇佣60岁员工成功,中国企业能否复制这一模式?

随着泰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商场开始尝试聘请60岁以上的员工,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成功模式在泰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企业是否能够参考并实施类似的做法?

泰国超市叫什么名字_泰国中国超市_泰国大型超市

泰国老龄化催生新就业政策

泰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预计到2025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0%,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上升至30%。面对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Lotus’s和Makro等主要零售企业正主动调整其就业策略。Makro和Lotus’s共同推出了“60依然精彩”活动,其遍布2600余家的门店计划在2030年前雇佣大约40万名老年人和弱势群体。CJ More公司推出了“CJ高级加凉爽年龄”优惠活动,该活动在遍布全国的1000多家分店中展开,特别欢迎55岁及以上的顾客参与兼职工作。

老年员工享多重福利

这些老年员工从事于货架储柜员、称重助理等岗位。他们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并且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此外,他们还享有医疗保险、年度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以CJ More为例,其员工每小时的收入大约为1.51美元,他们还享有公积金、年度体检以及人寿保险等额外福利。企业的这一做法不仅为这些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确保了他们的生活福祉以及社会参与度。

中企出海用工思维困境

东南亚地区的中资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时,普遍遵循国内的“45岁年龄上限”规定,这一做法的惯性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泰国,这一模式已经引发了多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指出,一些中国品牌因拒绝雇佣年龄较大的员工而被迫支付赔偿金。这一现象揭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就业观念上亟需进行变革。

文化认知差异待转变

泰国社会普遍认为老年员工是宝贵的“经验财富”,然而,一些中国企业管理者却将他们视为“效率拖累”。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显而易见。根据Big C超市的数据,老年员工引发客户投诉的比例比年轻员工低27%,且在传统食品柜台的工作效率高出15%。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老年员工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胖东来的成功示范

2019年,河南胖东来已突破年龄界限的招聘政策。截至目前,尚无确切数据揭示其吸纳老年员工的效果与具体数字。然而,根据胖东来在国内获得的正面评价,可以推断这一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果。胖东来的实践表明,在中国境内,实施无年龄限制的招聘策略亦是可行的。

重新定义本土化

泰国超市正将老年员工丰富的经验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促使中国出海企业需重新审视“本土化”的内涵。他们不应仅照搬国内的成功模式,而是深入分析当地市场数据,洞察其中蕴含的消费者群体特征和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老龄化并非商业发展的终点,而是新的机遇。那些能够让60岁员工保持尊严工作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价值万亿的东南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企业是否已经为参考泰国超市的运营模式,招募老年员工,以便推动本土化的深入发展做好了准备?我们期待您的评论、点赞以及转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