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张润辰
编辑|t
介绍
如今,泰国华人人口已达1000万,但绝大多数泰国华人不会说中文。 泰国也是华人最早开始移民的国家之一,也是对待华人相对宽松的东南亚国家。 早在宋明时期,已有华人在泰国担任官职的案例。
但如今的泰国华人也是东南亚华人中同化程度最高的群体。 这是怎么回事?
(华侨)
1. 早期同化
泰国是东南亚最早文明的国家之一。 唐代时期,泰国已有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记录。 泰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也正式开始于唐代。 南宋时期,南宋抗元军队战败后也经越南避难泰国。
据《宋史》记载,南宋末年宰相陈宜忠最终逃往泰国,陈宜忠本人则留在泰国直至去世。 这也被历史记载为第一批中国移民大规模进入泰国。 泰国素可泰王朝建立后,泰国与元帝国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泰国中文)
由于元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国人统治的统一王朝,汉人在帝国中的地位极其低下,因此泰国也有机会从元帝国“购买”汉人。 元朝时期,大批汉人或自愿或被迫来到泰国,这也标志着华人不断移民泰国的开始。
不过,泰国对汉族移民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 由于泰国的民族形式,也注定了它对工匠的需求量很高。 泰国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填海造地,所以中国人来到泰国就有土地了。 而且因为华人在泰国是“外国人”,所以不会被纳入泰国的“萨迪纳制度”,也就是分封制度。
(泰国中文)
这也意味着华人在泰国拥有相当大的人身自由。 如果土地不封,他们就不需要承担劳动力。 华人除了负责泰国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工作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商人的身份,负责与中国的贸易,甚至开辟了泰国与日本等国的贸易。
日本幕府时期,泰国长期利用中国人冒充清人与日本进行贸易。 当时,日本只与三个国家进行贸易:朝鲜、荷兰、大清帝国。 这样的现实情况也使得泰国华人的生活比大陆华人好很多。 中国人对泰国国王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大城府遗址)
大城王朝时期,泰国法律明确规定,华人子女在泰国出生就是泰国人,华人与泰国人地位平等。 吞武里王朝时期,华人的地位甚至高于泰国人。 他们与泰国人地位平等,但不用承担劳动负担,还享受低税收的优惠待遇。
曼谷王朝时期,华人不仅不用承担劳动负担,不仅享受低赋税,甚至还可以免除兵役。 这就是为什么从宋朝开始就出现了泰国华人,但今天的泰国华人并没有从宋朝开始就不断繁衍的家庭,因为他们已经被“甜蜜同化”了。
(曼谷)
根据西方人的说法,华人父亲和马来人母亲所生的孩子通常称自己为华人。 中国父亲和泰国母亲所生的孩子通常称自己为泰国人。 因为在泰国华人的心中,华人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 他们虽然是华裔,但一般不扎辫子,说泰语,衣食费用也与当地人基本相同。
2. 转型的开始
泰国国王拉玛五世曾说过:“我从来不把华人视为外国人,而是这个王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与他们(华人)分享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拉玛五世)
泰国国王拉玛七世后来说:“泰国人和中国人是兄弟。即使是现在,泰国人和中国人的血统也早已融为一体,以致于他们无法区分。泰国和大多数高级官员的关系,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现在的人都是华裔,即使对我来说,他们也有中国血统。”
然而,拉玛六世并不像其他国王那样“慷慨”。 在民族主义时代的浪潮下,拉玛六世成为了“泰国民族主义者”。 拉玛六世国王颁布了许多限制华人的法律。 其中,《教育法》是泰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禁止华人学习汉语的法律。
(拉玛七世)
《中国国籍法》明确降低华人女性移民泰国的比例,从源头上切断华人移民的家庭式存在,迫使华人男性与当地女性结婚,从而达到同化华人、减少华人移民的目的。中国家庭数量。 但归根结底,与越南和印尼相比,泰国的同化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
至少中国人的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永远可以得到泰国国王的保障。 拉玛六世国王之所以如此惧怕华人和中国,其实是由当时中国的革命思想造成的。 拉玛六世国王时期,同盟会、兴中会等革命组织在泰国几乎是半开放的。
(拉玛六世)
许多当地华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甚至开始效仿同盟会建立地方革命组织,意图推翻泰王统治,在泰国建立共和国。 1911年3月,泰国警方破获的“罗索130”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3. 军政府时期
披汶颂堪军政府时期,官方对华人的镇压进一步升级。 根据军政府颁布的《国籍法》,所有具有泰国国籍的人都必须更改泰国名字并使用泰国姓氏。 拒绝入籍泰国的中国人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限制。
(披汶颂堪府)
二战期间,由于泰国军政府加入轴心国阵营,泰国官方对当地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普遍不满。 在此期间,一万多名华人被捕,三千多名华人被强行驱逐出境。 泰国政府也开始取代华人在泰国的经济地位。 华人的财产开始被没收,华人开始被迫大群居住,并被禁止进入大城市。
然而,披汶颂堪的政策刺激了泰国华人的民族意识的发展。 在披汶颂坎上台之前,泰国的华人往往在三代之内就被同化。 但军政府时期后,在泰华人虽多说泰语、起泰语名字,但仍称自己为中国人。
(披汶颂堪府)
尽管1975年后泰国恢复了对华温和政策,但仍然保留了“忠君爱国”等泰国民族主义的一些内容。 泰国华人在军政府时期受到压迫后,变得更不容易被同化。
然而,随着温和政策的恢复,泰国华人的同化无疑将再次成为一个注定的过程。
参考:
傅增友. 教育——加速泰国华人同化的重要因素[J]. 华侨史研究,1988,(03):63。
苏塔西妮·冯萨昆菲桑 (Suthasinee Phonsakun Phaisan) 琅勃拉邦政府时期的泰籍华人同化政策(1938-1957)[D]. 浙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