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业面临挑战,政府首脑亲自参与吸引游客的行动,这一举措背后有何深意?能否激发中国游客的兴趣?这一问题值得深入调查。
旅游困境凸显
目前,泰国旅游业笼罩着一种不安的情绪。有关“中国游客数量每天减少近半”的讨论成为热点。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游客的数量可能降至500万,与政府设定的800万目标相去甚远,这一差额相当于整个海南省的人口。泰国旅游局局长帕塔侬女士表示,目前并非没有人愿意前来,但公众普遍存在疑虑。
总理亲自站台
5月29日,一场名为“萨瓦迪 – 你好”的活动隆重拉开序幕。泰国总理佩通坦·钦纳瓦不仅主持了剪彩仪式,还率领一支由600人组成的考察团参观了展览。在这支考察团中,有200位来自抖音和小红书的旅游博主,另外400位则是旅行社和电商平台的核心成员。事实上,佩通坦·钦纳瓦总理在旅游推广方面已有先例,如在泼水节期间与民众欢快互动,以及年初推动中泰两国实现免签政策,使得携程的搜索量激增了7倍。
考察团行程丰富
考察团成员共计600人,从曼谷至芭提雅的旅程充满了丰富的体验。在大城府的古城中,他们领略了寺庙的宏伟与庄重;在罗勇府,他们品尝了新鲜的海鲜美食;而在佛统府,他们则沉浸于独特的手工艺术之中。泰国正向世人展示“自由行”的魅力,目前,中国游客尤其偏爱8人小团队学习制作冬阴功汤,并在深夜乘坐突突车穿梭于热闹的夜市之中。
商家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共布置了500个泰国商家的摊位。年初通过直播销售酒店时,五折的房券迅速被一抢而空。本次活动邀请了专注于二三线城市的网红,这些城市中很多人未曾出国,当他们通过网络看到芭提雅海滩和清迈丛林飞跃的迷人景色时,可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泰国旅游也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曼谷的酒店价格相较于三年前上涨了40%,网红餐厅中的芒果饭价格也相对较高。
多区域特色竞争
泰国各地纷纷展现独特魅力,以吸引中国游客的目光。在北部,清迈致力于营造悠闲的慢生活氛围;在东部,罗勇则推广其小众的海岛风情;而在中部,大城府则着重展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地区持续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期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人情温暖引共鸣
泰国民众在营造人情味方面表现卓越。在疫情爆发之前,夜市中大妈用亲切的东北口音交谈、突突车司机温馨的行为、酒店前台周到的服务,都给中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活动中,受邀的KOL所拍摄的展现泰国街头生活的视频,在评论区引发了网友对2019年旅行的回忆,他们纷纷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