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乙亥年腊月二十九,除夕夜前一天,武汉封城。
这座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成为一座孤岛。
在距离中国8000公里的澳大利亚,仍有22.9万名留学生漂浮在太平洋上。
那也是一座巨大的岛屿。
小常正在墨尔本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 和很多留学生一样,她因疫情被困在家已经五个月了,比武汉居民还多。 墨尔本封锁的第四阶段仍然没有结束。
©丹尼尔·帕科特/EPA
她来澳洲四年了,已经适应了留学生活。 然而,疫情的第二次爆发,让她感到极度不安全。 7月16日,她居住的公寓内发现一例确诊病例。 疫情如此临近,她告诉我们,她的恐惧已经达到了极点。 那一刻,她恨不得立刻逃回国内,哪怕只是为了熬过这段时间。
疫情、外交关系恶化、歧视、二次爆发……
她的经历是个案吗? 疫情期间在澳的中国留学生过得还好吗?
为此,澳大利亚华人辩论协会联合今日悉尼、信威留学联合发起了疫情期间在澳中国留学生生活状况调查。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共回收问卷10564份,其中有效问卷6764份。 96.4%的受访者目前在澳大利亚大学就读,4%在中学就读,3%刚刚在澳大利亚完成学业。 47% 的受访者为女性,53% 为男性。 受访者主要来自1994年至2004年出生的人。
调查显示,近67%的中国留学生在疫情期间有明显的不安全感。
澳大利亚是西方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是什么让国际学生感到不安全?
这种不安全感从何而来?
实际情况真的不安全吗?
《澳大利亚中国学生白皮书》为您解读。
01
新冠肺炎
接受采访的学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政府的防疫表现可以接受。 21%的受访学生给政府防疫打满分5分,超过56%的受访者给政府打3-4分。 在墨尔本第二次封城后,这一评价略有改善。
尽管澳大利亚的防疫表现得到普遍认可,但仍然无法阻止69.15%的学生渴望返回祖国。 第二次爆发后,这个值增加了4%。
可见,安全感并不完全来自疫情防控,更多时候来自“祖国”和“家”。
虽然防疫表现尚可,但物资短缺着实让留学生们焦急了好几天。
在我们的调查中,69.39%的留学生有从中国寄给家人的口罩。 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大多数人表示在澳洲买不到口罩。 甚至还有不法商家从头抬高价格,一个口罩售价20澳元。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经历
“当我们第一次意识到澳洲出现疫情的时候,我们已经买不到口罩了!我非常着急,我在中国的家人也非常着急。我每天都去各个超市和药店寻找口罩,但我不敢出去,因为路上人太多了,别人都没有戴口罩,所以我最后在Bunnings买了一个。等到口罩到家时,我已经存了100个了。”
——Vinnie Chen,21岁,女,悉尼大学本科,来澳4年
除了口罩外,81%的受访学生表示,疫情期间家里还储备了食物。 与当地人囤积面食不同,大米绝对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因此,疫情初期,中国各大超市大米都出现缺货的情况。 不过,不少学生表示,当时囤的太多,到现在还没吃完。
© Barcroft Media 来自 Getty Image
另外,一种具有澳洲特色的稀缺商品是卫生纸。 各大超市的纸巾货架常年空空如也。 一时间“澳洲纸贵”,抢购狂潮超过任何潮流品牌发布。 调查显示,63%的受访学生参与了纸巾抢购行为。
“如果满分10分,我当时的焦虑就是20分!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囤厕纸,但如果大家都用完了怎么办?我只好抢了。” !当时有很多我不认识的群,大家都在分享哪里买卫生纸!”
——Kevin,27岁,男,麦考瑞大学研究生,来澳2年
与物资短缺带来的焦虑相比,更可怕的是当地人在疫情期间拒绝戴口罩。 没有像武汉封城这样的措施,也没有国家的三令五申。 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很多人对中国人出门戴口罩非常不满。
高达一半(49.6%)的受访学生因戴口罩而受到差别对待。 更早、更频繁地戴口罩会让国际学生看起来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我不认为Local在歧视你。他们认为戴口罩才是生病的人。但那种厌恶的表情让人很不舒服。”
——Vivian,25岁,女,RMIT研究生,来澳4年
此时,当我们回望近70%的留学生的不安全感以及近70%的留学生想要回国的事实时,并不是因为澳大利亚的防疫有多糟糕。 追根溯源,仍然是陈词滥调的文化鸿沟和归属感缺失。 只是灾难之下,留学生更像是加缪小说中的陌生人,疏远、不可理解。
02
种族主义
6月,鉴于澳大利亚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袭击事件,中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期留学警示,提醒留学生在选择赴澳留学或回澳时务必谨慎。 澳大利亚各界也纷纷做出回应。
八国集团 (G8) 首席执行官维基·汤姆森 (Vicki Thomson) 表示,这令人极其失望,而且显然不属实。 她还表示,中国的此类言论让事情变得困难。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有关澳大利亚亚裔歧视的报道确实屡见不鲜,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上。 这让国内家长前所未有地担心。 我们的调查发现,77%的学生家庭长辈近期表达了对歧视的担忧。
那么,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经历是怎样的呢?
38.34%的受访者表示,在疫情期间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蔑视或言语攻击,14.76%的受访者遭遇过严重冲突。 36.5%的人听说过别人使用与“中国病毒”类似的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从遭遇歧视的比例来看,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卧龙岗、吉朗、堪培拉等主要城市的歧视发生率很低。 珀斯、阿德莱德和霍巴特的发病率异常高,导致总体数字上升。
主流城市的歧视似乎不太常见,而且普遍对国际学生更加友好。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查结果是,虽然留学生在澳洲缺乏家庭支持,但73.2%的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得到了老师或学校的关爱,安全感明显提升。
当然,我们也采访了一些同学:
“我没有遇到严重的歧视。教育部的警告表明确实有一些情况,但我的感觉是没关系。”
——小常,26岁,莫纳什大学研究生,来澳4年
“我听人说中国病毒,我也告诉他们这是冠状病毒,我还跟人争论说没人知道病毒从哪里来。但这没有用,有人就是想歧视你。”
——Jason,22岁,塔斯马尼亚大学,来澳1年
总体来说,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关键的事实是,疫情期间,大多数学生的外出和对外接触都大大减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近40%的国际学生仍然与当地人有不愉快的经历。 可以明显感觉到,今年以来,中国留学生的拒绝确实有所增加。
但这种歧视,更与所在城市的包容度有密切关系。 大城市社区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意味着疫情期间歧视并未明显增加。
03
疫情生活
“比安全感更具破坏性的是没有社交的生活。当你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没有家人、同学、朋友的时候,这一点就很重要。没有朋友的陪伴,你就无法在图书馆预约,也很少出门。在家,除了看综艺,可能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即便如此,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也不敢回家,不仅因为我害怕在旅途中被感染,但也因为我买不起昂贵的机票。” —— Jerry Shan,23岁,RMIT本科,新西兰高中,来澳洲3年
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次调查中,61%的留学生高度依赖外卖,近一半的学生每周点外卖2-5次。 EASI外卖是最常用的外卖平台。
在枯燥的生活中,视频网站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04
学习压力
疫情初期,不少留学生为了赶上开学,不惜长途跋涉返回澳大利亚。 无论是曼谷、迪拜、吉隆坡还是东京,都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留学生踏上回国的长征。
年初返回澳大利亚的受访者平均需要3.28周才返回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生小黄向我们讲述了她返回澳大利亚的曲折经历。 她来自武汉,1月23日凌晨封城前逃离武汉。 即使你没有感染COVID-19,一路向南也会遇到障碍。 只要你看到你的武汉户口,就不能入住任何酒店。 一路开车来到厦门,找到了一家民宿。 我从厦门飞往泰国,在曼谷停留了两周,然后登上飞往悉尼的航班。
她表示,当时并不知道网课的安排。 她刚刚进入预科,担心赶不上开学,会缺课一整年。 但经历了这段旅程,即使后来疫情在澳洲爆发,好在她的朋友和男友都在,她也无怨无悔。
© 上观新闻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学校无奈采取线上教学。 调查显示,受访学生认为网课导致教学质量平均下降53.3%。 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将承担更大的自学压力,也意味着国际学生支付的高额学费得到大幅降低。
以商科学生每年44,756澳元(约合人民币221,084元)的学费为例,在线教学将导致国际学生每年损失20,908澳元(约合人民币103,281元)。 合计起来,每年大约损失 11 台 iPhone 11 Pro Max。
法学博士留学生肖红告诉采访者:
“疫情期间,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不去社交都很难,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少了。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可以在课后和同学讨论,约个时间一起学习,而且学期末还有学习小组,虽然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但是效果远不如线下。
对于法学专业,以前每门课程每周有3小时的研讨会和2小时的辅导,但在线课程只有1.5小时的录音和1.5小时的辅导。”
与教学质量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留学生的学业压力并未减轻。
调查显示,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学生平均每周专心学习时间分别为12.6小时、12.31小时和11.6小时,居全澳第一。
我们还调查了各学校最后一段时间的睡眠时长,发现绰号“U Never Sleep Well”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生其实睡眠质量很好,每天能够维持6.16小时的睡眠时间。 号称U Sleep You Die的悉尼大学,保持着6.25小时的睡眠时间,还算不错。 事实上,号称不及格率*最高的麦考瑞大学、悉尼大学和莫纳什大学,在睡眠时长方面实际上位列澳大利亚大学前三名。
*来源:澳大利亚生活网
05
国际学生,你应该做什么?
在调查的最后阶段,我们还走访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许多留学生。 没想到,我却得到了其他地区中国学生的羡慕。 他们甚至没有时间担心我们在澳大利亚担心的问题。
比如,澳大利亚的整体防疫评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英国、美国、加拿大的学生则普遍表示当地的防疫很差。
再比如,我们认为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歧视现象正在加剧,而在美国的留学生仍然处于骚乱之中。 没有人关心中国是否受到歧视。 特朗普每天都制造大新闻,他们担心明天就不能继续学业了。
“那我三月就逃回来!从现在开始,所有课程都在线上,我就不能留在英国了,太可怕了!”
——Wendyzhi,29岁,牛津大学国际政治硕士学位。 她在悉尼大学获得本科学位,现居住在悉尼。
“其实已经开学了,前两天就说要去学校了,昨天就收到了校长的公开信,说要在家上网课,其实我是不敢去的。你疫情根本没有控制住,你怎么去上课?”
——东北小哥,26岁,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阿德莱德大学本科
“怎么会有人关心中国人在威斯康星州受到歧视?他们现在还在BLM,他们根本无法阻止。他们就是不出去。他们在街上游行,很多人都带着枪。你们在悉尼有枪吗?没有!如果我早知道的话,我就不会申请美国了!”
——老罗,29岁,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态学博士,墨尔本大学本科
可以看出,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还是保证了相对安全的留学环境。
在白皮书的最后,我们还为澳大利亚度过疫情提供了三点不成熟的建议:
建议一:焦虑没有用,朋友和专业意见更有用
COVID-19疫情发展至今,没有人能够独自生存。 对此无需感到焦虑。 因为你正在经历的事情,其他人也在经历。 与其着急,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朋友联系。 当你们有共同关注的话题和事物时,自然不会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焦虑。 即使只是分享你今天点的外卖和你做的菜,也能帮助你忘记焦虑和不安。
尤其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是如此。 如果自学遇到困难、上课不及格等,可以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尤其是市场上代理机构众多的情况下,找到一家与学校有官方合作、经验丰富的代理机构,可以极大地帮助你协调、申诉、向学校解释你在疫情期间的经历。
建议二:选择更包容的城市
如果您打算去澳大利亚留学,或者有计划继续去澳大利亚留学,我们建议您选择包容性较高的城市。 当然,越是偏远的城市,节奏就越慢。 但当你需要帮助时,当你需要社区支持时,更具包容性的城市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也看到,很多小城市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歧视。 这或许与小城市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文化环境不够多元化有很大关系。 因此,选择一个更加包容的城市确实应该成为出国留学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建议3:多联系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
信息差距很容易导致家乡的家人不能完全了解您的情况。 当你在国外生活多年后,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疫情和国际环境的剧变也给远在中国的家人带来了影响。 他们总是担心你。
你也知道,新闻媒体总是选择最轰动的头条新闻。 如果他们每天看到的就是留学生在澳洲被歧视、被殴打、被抢厕纸。 你怎么能告诉他们不要担心呢?
您需要他们的更多支持,他们需要听取您的意见。 打开你的朋友圈,与父母分享你每天看的剧、你追的综艺、你读的书、你听的歌曲。 让他们知道你很安全。
请记住,你不是一座孤岛。
多于。
经过这两个月的调查,我们感觉70%的在澳中国学生其实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 或因航班稀缺,或因学业原因,学生们现阶段无法回到国内家人的照顾。
滞留在澳洲的学生,最有可能在上网课和在家叫外卖的学习上遇到问题。 因此,白皮书联合发起人方鑫为在澳留学生提供留学救助套餐,并独家支持EASI送餐服务。
悉尼印象餐饮店,吃、玩、打折。
欢迎本地朋友添加银子微信,
或扫描二维码进群获取最新资讯
01
02
03
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