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罗勇:用影像传承文化的创作理念

罗勇

罗勇,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国民党革命党员,河南全视影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从事摄影艺术30余年,长期致力于摄影文化和摄影历史的研究。 秉承“以影像传承文化”的创作理念,摄影作品《中原人》曾在北京、上海、深圳、洛杉矶、旧金山等海内外展出; 长期进行“中国大图景”创作,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北京》、《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青奥南京》、《2015年深圳》等作品;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收藏。

热心公益活动,2012年以来,已在河南省多个贫困县40多个村开展30余次志愿服务,累计服务群众2000人。 COVID-19疫情期间,他带领河南摄影团队拍摄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肖像。 他们在35天内总共行驶了9000公里,参与了2000人的肖像拍摄。

罗勇泰国_罗勇_罗勇府

庚子年·城闭幕2.5m×5m 2020年5月16日出品

(使用“封城”期间武汉的6000多张照片,耗时26小时粘贴,分为天空、道路、事件、公民防护、援鄂医疗队五个部分)

罗勇泰国_罗勇_罗勇府

罗勇泰国_罗勇府_罗勇

罗勇府_罗勇_罗勇泰国

罗勇_罗勇泰国_罗勇府

罗勇府_罗勇_罗勇泰国

罗勇府_罗勇泰国_罗勇

罗勇泰国_罗勇府_罗勇

罗勇府_罗勇泰国_罗勇

罗勇_罗勇泰国_罗勇府

罗勇:提升影像的社会价值

发表于本报第2786期第2页

深受老一辈摄影家影响,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勇涉足摄影行业30余年,从热爱摄影、研究摄影,到收藏摄影作品、创办画廊,再到策划摄影展览努力提升摄影的社会价值。 。 他以不同的身份转换角色,却让不同的工作井然有序、互补。 在接受本报记者高杰辉采访时,罗勇讲述了其中的秘密和感悟。

高杰辉: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收藏摄影作品的?

罗勇:我的家乡在河南周口。 20世纪80年代,周口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摄影师。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喜欢摄影并以此为生。

2003年,我被当地一个摄影团体推荐为秘书长,因此接触了很多摄影师,发现很多好的影像没有出版或展出,很遗憾。 2005年,我注册了一家公司,成立了一家画廊。 做好充分准备后,我开始专门对这些图像进行整理、推广、收集。 要收集某个摄影师的作品,你需要做一些研究。 你必须了解这个人的情况、在摄影行业的地位、作品的特点、社会影响力等。

高杰辉:画廊的运营是随着收藏工作一起开始的吗? 当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罗勇:我们画廊地处中原,在信息沟通和客户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优点。 小区域的生存成本相对较低。 尤其是2007年和2008年,艺术品收藏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大型画廊无法承担高昂的运营费用。 我们中心城市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 当时我们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去做。 然而,我们继续关注和整理图像,但这个认知过程非常缓慢,因为它仍然是社会的新现象,正在逐渐演变。 在宣传的同时,我自己也开始收集电影。

高杰辉:经济危机后画廊的表现如何? 做了哪些调整和转变?

罗勇:画廊早期主要是推出一些好的展览,以提升画廊的知名度,让人们感受到图像的价值和魅力。 经济危机后,其最初培养的收藏家流失了一半以上。 2010年以后,我们把形象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本土形象的梳理和推广上。 2011年参加洛杉矶摄影节(PHOTO LA),向海外推广中国经典影像。 起初,中国有人说你们画廊太庸俗了,总是出老照片。 但我会解释一下,我们的现代形象与当代意识不同,但这是中国特有的阶段和现象。 我们自己的形象必须由我们自己来整理。

2013年以来,画廊已经拥有了一些稳定的客户,并与一些国内外藏家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每年都会出国参加展览,让世界看到现阶段真实的中国本土形象,而不是他们期待或想象的中国形象。 后来我们发现,中国图像的最终买家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 中国目前缺乏影响世界的艺术家。 如果一味迎合模仿,就很难取得世界地位。 中国缺少的是基于中国意识形态体系的视频作品。 当然,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还在于国家力量和资本的推动。

2016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上,从画廊的关注度和最终作品的销售情况来看,真正收藏图像的人都非常渴望看到中国本土图像。 这次展览我们卖了400多张照片,都是和我们做的一些项目相关的。 我们将这些图像整理成文字,让大家了解其收藏价值和社会价值。 有了标准,人们就会关注。

高杰辉: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你们对于这样的整理工作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罗勇:一般我们会邀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团队,有的做研究,有的做理论,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起。 我们不仅看作者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更看其是否对社会某些方面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即使没有推动力,它们也发挥着巨大的承载社会记录的作用。 这样的作品可以留下来。 我们还特别关注人的品格,确保收藏家收藏和转让值得信赖的作品。

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在中国摄影史和发展史上留下不朽的一笔。 仅仅考虑销售是不够的。

高杰辉:您认为画廊运营最重要的是什么?

罗勇:最重要的是社会影响力。 摄影的影响力不是摄影师之间的相互认可,而是社会的认可,这不仅仅是获奖那么简单。

从2008年开始,我们意识到摄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博物馆、画廊、美术馆的认可。 因此,我们努力获得博物馆、美术馆对摄影作品的认可,这对于提高摄影的社会价值有很大的作用。 它的影响力比一两个人办画廊、办展览、办摄影节要大得多。

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中没有图像类别。 2014年,我们作为国内唯一的摄影机构参加了博物馆的博览会,展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一些老照片。 在本次展览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到,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一级文物数量超过160万件,占全国一级文物的三分之一,其中1.7 是照片。 藏品一万多张,藏品底片一万六千多张。 南京博物院馆长龚亮在我们展位停留了40多分钟,对我说:“这真是一件好事,我们很想收藏,但它不在国家文物目录中。”

经过了解,一些懂行的博物馆馆长意识到,国家博物馆不能缺少影像。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研究、整理人类社会过程的实物和文本,具有认知、培训、研究的功能。 现在承载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工具是图像,如果没有图像,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这些博物馆馆长正在努力对博物馆藏品中的图像进行编目。 如果这一天到来,图像的地位将会有所不同。

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博物馆建立了关系,帮助他们开发收藏体系,提供一些方法和方法。 河南省博物馆自2008年起,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始系统性地征集原创影像作品。另一个可喜的是,国家美术馆的图录中已明确纳入影像类别。

高杰辉:除了收藏之外,您对策展还有哪些见解? 您能介绍一下您策划的“中国肖像:当代摄影20+1”展览中的一些作品吗?

罗勇:一个好的策展人必须提高作品和艺术家本身。 做一个展览,除了在策划、场地、出版等方面有非常精确的计划外,作品的社会定位是最重要的。 这些是战术和战略关系。 策展人和艺术家必须相互信任。

“影像在中国:当代摄影20+1”展览邀请摄影师余德水担任策展人,摄影家李江舒、批评家陈晓琪担任学术主持人。 他们都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和摄影发展负有责任。 那些经历过它的人。 此次策划并敲定的系列作品,是近5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像。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20人的作品。 他们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关注各自领域的作品创作、选择和题材。 其中河南摄影师虽然不少,但拍摄内容和拍摄区域是全国性的,可以代表中国纪实摄影的高度。 在研究作品时,我们对每位摄影师进行了单独的研究。

“20+1”的概念来自一位名叫赵振海的纪实摄影师,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摄影界小有名气,但后来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由于没有工资、没有医疗保险,2014年我们举办了赵振海摄影展和义卖活动,为他筹集了20万元善款。 为了保证他的生活和治疗,我们决定为他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个项目。 对于艺术作品的文化推广和收藏项目来说,需要遵循市场规则——“中国肖像”的所有参与者除了提供作品外,还需要在作品上签名。 当时,赵振海处于痴呆状态,画廊和亲属最终代表他参与了整个过程。 赵振海的作品得到画廊的保证,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这种特殊的情况也是“20+1”的由来,而“+1”实际上是画廊的一项社会福利。 ,我们再次帮助赵振海本人。 我们将另外将项目收入中的20万元捐赠给赵振海。 参与此事的20位摄影师和收藏家也表达了他们的喜爱。

该影像征集项目采用21位摄影师的210幅图像,描绘了1965年至2015年中国的社会状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机构和收藏家的认可,并在国内外举办了十余场展览、讲座和对话。国外。 本次活动及藏品拍卖即将结束,不少朋友认为这是“13亿中国人50年的共同记忆”。 '

摄影:罗勇

撰稿:高杰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