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从上世纪港台新派武侠兴起

自上世纪港台新武侠流派兴起以来,武侠小说一直深受泰国华人社会的欢迎。 它们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风靡一时,并且都被翻译成泰语。 第一部翻译作品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泰文译本为《玉与龙มังกรหยก》,由Chamlong Phisanaka翻译,1959年由Ploenchit出版社(Siri Aksorn)首次出版。 一经出版,立即在泰华人界引起极大关注,知名度迅速上升。 购买重印版需要预购。 而且,在迅速出版平装本以满足读者需求后,出版社又精心设计了精装本供收藏。 后来,其他小说陆续被翻译成泰文出版。 每当新书出版时,读者都会立即排队购买。 他们走出摊位后就站在旁边迫不及待地翻阅。 Bang Lamphu的书店区或Texas Cinema(当时曼谷唐人街地区的标志性电影院)的小巷里挤满了拿着书的男性读者。 每天晚上,书店里都挤满了渴望探索武术世界的中国人。 有些人无法立即购买,因此不得不租用。 拿到后,他们甚至没有等到回家,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沉浸其中。 他们忘记了睡觉和吃饭,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甚至“忘记了呼吸”。

根据20世纪60年代Banglampu两家名为Hansa和Chum Chum San的大型书店的统计,每天至少有100本武侠小说被租出,而包括其他小说在内的所有其他类型的书籍每天被租出的书籍数量,当时的书不超过30本,租借武侠小说的读者80%是男性。 武侠小说的印刷记录最高时达到每天4000册,其中约60%销往曼谷以外地区。 据初步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1970年代,泰国至少翻译、出版和发行了343部武侠小说。 从1959年到1977年的20年间,平均每年达到17起。 1973年是武侠小说出版最多的一年,共有35部。当时泰华人社会对武侠小说的痴迷程度,从当时读者的记忆中就可以看出。 一位读者回忆说,由于武侠小说非常流行,就连方丈的小房间里也堆满了不同作者的小说。 另一个人还记得,他第一次听说武侠小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他的高中同学最先发现了《射雕英雄传》,并逐渐在班级乃至学校流行起来,大家争相传阅。 渐渐地,朋友们不再每天下午放学后相约一起跑步,而是聚在一起听已经读过《神鹰》的同学讲述和解读书中的精彩情节,尤其是武打打斗。 有的人讲得生动,有的人则忙着补充。 有时他们还争论哪个角色或哪一方更正义,并积极捍卫自己喜欢的角色,形成了学校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曼谷保镖1_曼谷_曼谷是哪个国家

泰版《射雕英雄传》封面,译为《玉与龙》第二部

当时的广播电台也播放武侠小说,吸引了一大批忠实听众。 家里的每个人,无论老少,都成为了忠实的粉丝。 每当夜幕降临,全家人都坐在广播音箱前,哪里也不去,等待武侠小说节目的播出。 文学与社会相互影响,换言之,文学作品与受众相互塑造。 阅读偏好可以反映读者的世界观、思想倾向和内心期望。 同时,文学作品的内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读者的思维和行为。 后来,由于翻译速度不够快,无法满足泰籍华人读者的需求,一些翻译家和当地作家走上了创作自己的武侠小说的道路。 因此,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泰华社会沉迷于武侠小说的现象不仅表现出他们对某种文学体裁的喜爱,也反映了当时泰华社会的文化氛围、身份变迁和政治困境。那时。 等待。

武侠小说中的锦绣国度——泰华社会的汉字传播媒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武侠小说不仅仅是文学或艺术,甚至不能算是小说。 就像蚯蚓一样,虽然能动,但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动物。 ——古龙

武侠小说的价值不时受到质疑,经常有武侠小说不能称为文学作品的声音。 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武侠小说会在有华人踪迹的地方广为流传呢? 或许武侠小说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甚至还存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 就像那些微不足道的蚯蚓一样,它们默默地滋养着大地,让参天大树的根部深深扎入大地汲取养分。 在海外华人社会,武侠小说成为中华性的载体,促​​进了海外华人自身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此外,在中文不再是主流语言的海外华人社区,武侠小说可以成为华人身份与当地文化碰撞的缓冲区。

除了娱乐价值外,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泰国流行的武侠小说还发挥了向泰华人社区传播“中国性”的媒体作用。 当时的华人利用这一媒介,将“华人性”与当地社会的一些特征相融合,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并面对当时深深困扰他们的身份困境。 在冷战背景下,不仅在泰国出生的华人无法踏上中国的土地,就连第一代华人移民对中国的了解也大多局限于家乡。 武侠小说中的中国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中国性”的具体表征,尽管很多内容在此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语境。 例如,泰语翻译的小说中的人物名字都是潮州话翻译成泰语音节。 由于译者知识不够,一些故事情节发生的地点有时不准确。 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除了学习汉语或参加社区内的文化活动来了解“中国性”之外,一些武侠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实际上提供了有关中国文化、地理甚至历史的知识。 。 当你读《射雕英雄传》中的华山剑法和《笑傲江湖》中的五山剑派时,你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中国雄伟的山脉; 赵敏与张无忌的家国正义和儿女之间的爱情冲突,让他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的中原政权,也认识到“国家灭亡”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对于个人; 在韩愈的笔下,塞外的景象、西域大漠深处的白驼山、带走小龙女的南海娘娘,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的中国版图。 。

曼谷保镖1_曼谷_曼谷是哪个国家

本文泰国作者在Silapawatthanatham发表了一篇关于武侠小说的文章,首次从学者的角度关注武侠小说对泰华人社会的意义。

有趣的是,金庸、古龙等人其实都是侨民中的一员,是一群因历史原因而被“流放”的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有机会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后来改革开放后,一位中国学者来到泰国接受采访,谈论武侠小说。 他指出,港台武侠小说有些脱离现实,书中的一些情节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互联网兴起后,引起了频繁的讨论。 比如六大宗门围剿的光明顶,就在遥远的昆仑。 除了距离最近的昆仑派有一千多公里之外,其余五大宗派的距离都在两千多公里之外。 就算是习武之人,也要走一个多月。 然而,大概正是这种不具体却宏大的叙事想象,加上他们作品中所传达的漂泊感,以及对祖国的向往、怀念和淡淡的胸怀,才让海外华人难以为之。自救。 有同样的感觉。 因此,在这些小说中,泰国华人,尤其是第二代华人,找到了自己的中国性可以安放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武侠小说帮助美籍华人创造了更加具体的中国想象。 对于这个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知识有限的群体来说,阅读翻译武侠小说是一次将中国人身份与自身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的旅程。 尤其是冷战时期,武侠小说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华文文学一样,在这方面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泰国武侠小说的本土化——美籍华人身份的变迁

在海外华人社区,第一代华人移民通常具有较强的汉语能力和文化知识。 对于华二代及以后的华人来说,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海外环境,还面临华人社区和当地社会的拉动因素。 因此,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往往是一个漫长、艰巨、不断变化的过程。 过程。 一方面,中国性仍然存在,但另一方面,中国性也会被反复重新定义和动态书写,以适应当地的社会状况。 由于语言的限制,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在泰华社区非常流行的武侠小说并不是以原著形式呈现,而是以泰语翻译版本呈现。 研究翻译的学者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是,译文能否准确匹配原文? 跨语言翻译能否传达对同一事物100%相同的理解和想象? 或者相反,由于翻译涉及译者个人的解读和本地化过程,因此融入了新的解读甚至新的视角来看待原文的事物?

对于泰国武侠小说的翻译,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的话,不难发现,几乎有一个将武侠小说本土化为本土文学的过程。 当时,泰国一位著名的资深武侠小说翻译家透露,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根据中国读者在泰国环境下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水平来发明新词。 因为如果用直译的话,他们可能根本就听不懂。 从这个意义上说,武侠小说的翻译和创作就是一个中国性本土化的过程。 除了用泰国华人熟悉的潮州口音拼写人物名和地名(泰国华人大多是潮汕地区移民)外,武侠小说的标题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更改。 比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的名字就是“玉龙”。 不仅与原书名有很大不同,熟悉内容的读者也会觉得这个名字似乎与书的内容和情节无关。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玉和龙是当时象征中国的常见符号,具有一定的历史感。 这样的书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故事,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神秘感。 完全符合未曾踏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泰国华人一代的“想象中的中国性”。 这种“想象中的中国性”之所以在泰华人群体中迅速传播,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性”让移民尤其是华二代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自卑感。 冷战期间,“红色威胁”在泰国和西方国家广泛流传。 当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出现在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上时,它们是野蛮的、落后的和高度政治化的。 这不可避免地让出生在泰国的一代中国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深深的困扰。 尽管他们的父母非常希望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身份保持强烈的认同,但他们自己却已经失散了。 这时,武侠小说在非常恰当的时机补充了他们缺失的中国性。 因为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江湖英雄对“国家”的热爱被反复强调和歌颂,他们义无反顾地保护被欺负的弱者。 但英雄都是反对派而不是政府。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聚集了全世界的英雄,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换句话说,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不一定要通过政府和权力机构来实现,政治立场也不会影响英雄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的襄阳太守平庸无能,但“大侠”郭靖和黄蓉却镇守襄阳多年,这一点在《射雕英雄传》中得到了延续。 从后来的故事中我们得知,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与襄阳城同生共死; 张无忌一度优柔寡断,爱上了一位仇国仇家的外国公主,但他仍然承担起了抗元义军的领导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是无足轻重甚至是反面角色,英雄张无忌则选择功成名就隐退,浪迹江湖; 《剑仇录》干脆给了清朝乾隆一个汉族血统,而他的弟弟陈家洛多年来领导着一个秘密反清组织。 为一个不复存在的“国家”而战。 此外,即便是黄药师、周伯通、杨过等人不屑于世间纷争,不爱谈论正统行为和不规矩行为,也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正师”形象。 然而,当国家面临危险时,他们会做出是非的重大决定。 我还是选择站在我面前。 因此,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江湖中的英雄人物,以英雄的身份出现在中国青年二代的荆棘身份之路上,为他们提供了青少年时期最需要的偶像。 他们的影响力之大甚至难以量化。

曼谷_曼谷保镖1_曼谷是哪个国家

本文的泰国作者出版了一本关于泰国华人情感史的书,书中对武侠小说有更详细的论述。

如果江湖在暹罗——作为政治文学的武侠小说

政治常常被视为一个庄严和权力的空间,这似乎与武侠小说等娱乐媒体截然相反,武侠小说往往被视为逃避现实和边缘文学。 但事实上,武侠小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具有高度政治性。 有时它也被用作挑战权威或批评政治精英角色的工具。 就冷战时期的泰国社会而言,武侠小说成为批评泰国政治精英的文学形式之一。

泰国自1932年由君主专制国家转变为君主立宪国家以来,政府长期处于军方控制之下。 2001年他信当选之前,几乎没有一位民选总理能够顺利完成完整任期,军事政变频频发生。 。 二战结束后,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披汶颂堪府,还是1960年代深受美国人青睐的沙立他那叻,泰国实际上长期处于军事独裁统治之下,民间有很多怨恨和不满。民间的抱怨。 为了防止舆论扩大,军政府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政策,严禁出版任何涉及政治的文学艺术作品,只允许出版有关风流韵事的娱乐故事,不得谈论国事。 。 有趣的是,武侠小说被归为后者,这与译者有意无意的改动有关。 比如大家熟知的古龙的《楚留香》,泰文译名被翻译回“楚留香,大盗,大情人”(ชอลิ้วเฮียงจอมโจรจอมใจ)。 这样简单、直白甚至露骨的翻译,很符合当时泰华社会的整体文学文化水平,因为即使是第一代华人移民,汉语基础也很薄弱,大多停留在泰华社会。口语交流水平,复杂,译名不够吸引人。 但在政府审查者看来,这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满足了出版要求,也给了武侠小说充足的发展空间。

曼谷保镖1_曼谷_曼谷是哪个国家

《楚留香》的封面,如果不打开看,可称得上是一本错综复杂的言情小说

与此同时,由于武侠小说在泰国出现以来一直很受欢迎,其受欢迎程度在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持续增加。 每当有新书即将出版的消息传出,满怀期待的读者们就在印刷厂门口等待,希望尽快拿到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译者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书面翻译需要反复修改、增删。 因此,逐渐发展为译者一边阅读一边翻译,然后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出版商直接将其转换成文本版本进行发行。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译者由于无法对文本进行仔细和反复思考而进行的个人解释。 有时,因为原作者在香港报刊上连载,所以每周更新一次甚至更多。 再加上翻译过程,读者根本就等不及了。 看到这种情况,一些翻译家和本土作家已经熟悉港台武侠小说的情节和写作风格,干脆开始直接模仿泰文进行创作,以方便读者。 然而,这些作者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大多数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当地社会。 再加上当时泰国的政治氛围,其中一些就成为了暗指政治的文学作品。

泰国武侠小说作者在言情巧妙的外壳掩护下,将泰国军事独裁时期的将军、政要的名字换成江湖人物的名字,并采用武侠小说的叙事风格来模仿名字。泰国的政治精英和军事将领。 行为决定等等,然后将这些应用到虚构的主角身上。 一部名为《暹罗江湖》的小说首次发表在泰国著名报纸《泰国国旗》上。 后来由于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于1970年至1974年写成,完成后编成书。 这部小说以“暹罗江湖”比喻泰国政坛,采用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恩怨情节,辅以《三国演义》的一些段落,讽刺泰国的所谓“三国演义”。并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精英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斗争。 利益冲突,机关使出各种肮脏手段,唯独不关心民生。

这些本土创作的武侠小说也引起了泰国华人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 如上所述,第二代和一些第三代华人在泰国出生和长大。 他们中不少人来自富裕家庭,来自社会中上层阶级。 他们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精英教育,非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但由于冷战的背景,华人的身份相当敏感。 而且,军政府掌权。 即使是想在泰国政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也不想成为执政党的一员。 然而,这些年轻人心中难免有自己的政治野心。 因此,在金庸早期的作品中,像郭靖这样有家国情怀,却因种种原因不与政府合作,却又在世间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人物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型。 更重要的是,还有像乔峰这样的悲剧人物,他们有着同样深刻的身份和烦恼。 尽管第二代华裔不像乔峰那样具有双重身份的仇国仇家,但在两种强烈对立的时代力量下,他们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种感觉大概也只有同样分开的人才会有。 武侠小说的作者都能写得这么入木三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 当时的中年读者大部分已经去世,年轻读者也进入了70年代。 五十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两极分化格局的瓦解,中国经历了自己的改革,现在正走在全球化的道路上。 泰国仍在军事政变的循环中采取自己的步骤。 中泰于1975年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交往逐渐正常化。 20世纪90年代,泰国华人也掀起了投资中国的小热潮。 20世纪90年代,制作了著名电视节目《正大综艺》。 由泰国正大集团命名。 二十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两国官方交往日益密切。 泰国社会的华人身份已经不再与敏感联系在一起。 中国性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逐渐增添了商业色彩。 。 当时,武侠小说的年轻读者大多不认识汉字,他们对汉语的理解也仅限于与家里长辈交流时使用的潮州话。 然而,他们的许多孙子正在系统地学习中文。 这些Z世代的年轻人也有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在中国年轻人中也很受欢迎的童话小说。 无论是泰国最大最全的书店Books纪伊国屋,还是大大小小的商场里随处可见的Asia Books,翻译的仙侠小说都陈列在显眼的位置,往往占满一整板。 当你放学后走进书店时,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校服的青少年在书架前讨论他们的选择。 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捧着封面精美的童话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他们或许不知道,五十年前,他们的祖先也曾潜心研究来自中国的另一种文学作品,这是他们这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时过境迁,仙侠小说对于泰国Z世代年轻人的意义又是另一回事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