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国清迈的旅游热门区域不幸变成了诈骗案件的高发地带。在此,一对年轻男女在酒店内的可疑举动引起了人们的警惕,使得众多游客感到不安和担忧。
可疑行为曝光
5月19日,泰国媒体报道,位于清迈府治县塔佩路的一家酒店监控记录到了一对年轻男女的异常行为。当天下午三点左右,在清迈老城区内这家历史悠久的柚木酒店中,一名少年进入酒店后向前台服务员索取菜单,紧接着提出了合影的请求。他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在假装调整拍摄角度的过程中,迅速将支付宝的二维码贴在了菜单的背面。这一系列动作仅用时不到两秒钟。门外望风姑娘趁乱在黄铜门把手上贴收款码,还拍照定位。
收款账户猫腻
塔维先生在事后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发现了异常情况。该可疑二维码的收款账户名称为“清迈美食官方”,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仅注册了三天的个人账户。此外,该账户与快手、小红书等八个中国应用程序有关联,其动态内容均标注了“清迈必吃美食榜TOP1”的标签。许多游客根据旅游攻略扫描该二维码进行消费,不幸上当受骗。
骗术广泛蔓延
这些诈骗分子手法多变,欺诈行为持续扩散。不仅酒店业受到影响,连当地的手抓饼摊主也未能幸免,他们的摊位照片被恶意篡改为带有“政府认证”字样的版本,付款码被恶意替换,导致一些老人两天内失去了二十笔生意。更为恶劣的是,店主价值百万的鎏金佛像收藏室被虚假宣传为“扫码付费即可参观的佛教圣地”。
游客数量骤降
近期三个月内,清迈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下降了47%。街头的手抓饼摊贩纷纷用东北口音抱怨游客数量的减少。众多游客因担忧遭遇扫码诈骗,对前往清迈的旅游活动产生了担忧。一位来自广东的阿姨表示:“我宁愿携带一袋硬币,也不愿手机上多出一些不明链接。”这充分反映了游客们的恐惧与不安情绪。
诈骗手段升级
骗子的伎俩持续演变,他们时而假扮大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时而冒充网红博主录制探店视频。即便是在寺庙中,年迈的八十岁扫地僧也难逃合影的诱惑。根据清迈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的检测,这些二维码犹如电子害虫,扫描后便会弹出多个支付页面。目前,听闻他们甚至开始运用AI换脸技术,将网红的直播录像转换为实时互动,使得防范难度大大增加。
各方紧急防范
为解决诈骗问题,清迈各界迅速采取行动。奶茶店将二维码存入保险柜,摩托车司机用中、英、泰三种语言提醒“切勿扫描不明二维码”,7-11便利店收银台张贴了众多防骗提示。清迈旅游局设立了中泰双语举报电话,然而工作人员抱怨,接到的十个电话中有八个是询问如何解除支付宝绑定。甚至当地的摩托车协会也着手开展了反诈骗培训活动。
面对当前种种混乱现象,人们不禁产生疑问:清迈旅游局以及相关部门是否能够实施更为高效的策略,全面根除扫码欺诈的问题,以确保游客能够安心享受旅行?我们期待广大读者给予文章点赞与转发,同时热切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