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两国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泰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正逐渐浮出水面。近期,一场针对违法经营企业的专项突击检查活动备受关注,这一事件值得我们共同深入探究。
执法行动缘起
2025年5月22日,泰国春武里府邦帕空县农央村自由区见证了执法行动的高潮。在此前一天,环保警察的24小时举报热线“Traffy Fondue”接到了民众的投诉,指出金属中心有限公司涉嫌多项违规经营。对此,工业部长迅速作出反应,派遣负责人带队,与多个部门协同行动,对违法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标志着此次行动的正式开始。
违法企业乱象
初步调查显示,金属中心有限公司问题众多。公司存在无证经营现象,擅自开展业务,且对相关法律法规视若无睹。此外,公司违规进行设备扩建,未经批准即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公司非法储存危险物品,随意堆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构成严重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公司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了农央村的公共水域。此外,还使用非法劳工,让违法用工现象存在于企业之中。
“隐形经营”查处
突击小组在园区检查时发现,贝特包装产品(泰国)有限公司存在违规现象。尽管该公司已获得工厂许可,但并未按照规定申报其真实的经营活动,构成了所谓的“隐形无证经营”。此外,该公司还擅自超出了许可范围,扩大了设备规模,意图规避监管以增加生产。面对这一违法行为,执法部门采取了坚决措施,迅速查封了相关设备,并启动了法律程序,彰显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零容忍立场。
非法劳工工厂
卡特金属国际有限公司的违规情况更为严重,该公司并未获得任何工厂的合法许可,却非法雇佣了14名非法入境的劳工。这些劳工负责对混合电子垃圾进行分拣,其中铝料被计划运往中国,而线路板的去向尚不明确,其他废料则被随意堆放。执法部门立即下达了停产命令,并对相关责任方以“无证经营”和“非法储存危险物品”为由提起了诉讼,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污染治理行动
检查组揭露了企业私自接入管道并直接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地方政府随即下达命令,要求立即停止排放。同时,工厂管理厅东部工业污染监测中心已采集了相关样本。若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含量超标,企业将面临环境污染罪的追加指控。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泰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坚定决心。
后续处理措施
海关机构对金属中心公司位于自由区的货物实施了禁运措施,这一举措有效地遏制了涉嫌违法的货物流通。入境管理部门拘捕了14名非法务工人员,并已启动了遣返程序,同时正在对雇主涉嫌“雇佣非法务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调查。执法机构敦促公众继续通过正规途径举报非法工厂和污染企业,以共同保障泰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秩序。
对于泰国近期开展的执法举措,公众对其是否能够有效阻止类似违法企业的再次出现存在疑问。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