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凉了”登上热搜时,不少计划度假的游客心头一紧,这座曾经是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的地方,似乎正经历一场客流结构的巨变。

游客结构变化

2023年1月,清迈接待外国游客,到8月期间,共接待了12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仅18万人次,占比从往年的40%骤降至15%,这一数据表明,中国游客数量明显下滑,清迈的旅游业并未萎缩,而是迎来了新的客源市场,印度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三倍,澳大利亚游客有显著增加,韩国游客也有显著增加,清迈机场正加紧扩建以应对持续增长的客流需求。
清迈旅游局有最新统计显示,当下每周存在42班国际航班抵达清迈进,其中印度直航航班占据18班,古城区的酒店入住率维持在82%左右,比较疫情前来讲仅仅下降5个百分点,当地旅游协会负责人表明,清迈正经历着游客结构的自然调整,这并非是衰退而是转型 。
中国游客流失原因
乘坐飞机来回清迈的票的价格已经上升到3000元超越,如果和2019年同一时期比较的话上涨了45%,在古城里面一杯平常的手冲咖啡卖60泰铢,大概相当于12元人民币,和国内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是相差不多的,与此同时,热门打卡地点塔佩门每天平均接待的 visitors超过5000人次,拍照需要排队几个小时 。
东南亚周边,有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优惠措施,越南大叻提供落地签服务,老挝琅勃拉邦凭借法式风情小镇吸引游客,印尼日惹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卖点,这些替代目的地在各大旅游平台的搜索量同比上升40%-65%,分流了大量原本计划前往清迈的中国游客。
新兴旅游模式
清迈虽传统观光客数量呈减少态势,然而其正在培育全新的旅游市场,在小红书平台之上,“清迈慢生活”这一话题已然积累了将近600万的浏览量,其内容包含清晨布施、传统银器制作、稻田农耕体验等深度文化活动,这些笔记呈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旅行方式。
公元2023年的时候,清迈政府推出了6条名为“慢游路线”的线路,其中涵盖了兰纳手工艺体验,还有有机农场研学以及森林冥想课程。每条路线的设计时长是3至5天,在部分区域通讯信号比较微弱,所以鼓励游客切实脱离网络环境。这样的一种旅游模式吸引了追求深度体验的游客群体。
数字游民涌入
2023年9月,泰国政府正式推出“数字游民签证”,远程工作者能够得以在清迈停留最长半年,并且还可享受税收优惠,这一政策马上就吸引了全球自由职业者、程序员以及有着内容创作者身份之人的关注,清迈存在着17家共享办公空间,其月租约8000泰铢,也就是大约1600元人民币 。
通常选择古城周边公寓的这些长期居住者,日均消费控制在500泰铢以内。他们白天于咖啡馆工作,傍晚前往本地夜市用餐,整体生活成本比深圳等国内城市低30%左右。这种生活模式正成为清迈的新常态。
文化保护措施
清迈政府宣布,为保护传统文化,11月将举办首届兰纳文化节,期间古城商铺仅允许使用泰文招牌,同时当局加强对商业行为的规范,限制大规模旅游团在敏感文化区域的活动时间,以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
文化节组委会着重指出,这些举措是为维护清迈文化的真实性,而不是排斥游客,清迈市长在最近的记者会上宣称,我们欢迎所有对本地文化予以尊重的游客,只是期望改变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
旅游选择建议
对于那些期待以低价购物以及快捷观光的游客来说,清迈已然不再是最佳的选择了。越南的大叻等目的地能够提供更为实惠的旅游套餐,当地的五星酒店每一晚仅仅300元人民币左右,而且这些地方的游客相对较少,这些地方依旧保持着较为原生态的旅游体验 。
既能适应慢节奏旅行的那类游客,当下正赶上是去清迈探访的绝好时机,古城那里民宿的价格业已回落到每晚300泰铢也就是大概60元人民币,航班的上座率约摸是70%,游客能够享受到更为静谧的文化体验,当地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开始推出更多深度工作坊像是陶艺制作跟传统音乐学习 。
当下,处于旅游业全球重构之时,您觉得怎样的旅行方式,更能够展现旅行的真正意义呢?欢迎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要是认同本文视角,那就请不吝进行点赞以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