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编者注

2023年11月,第32届世界客家联谊大会将在赣州陇南举行。 客家文化论坛是交流客家文化研究成果、弘扬客家文化精神的重要平台。 作为本届世客会客家文化论坛的参与单位,赣州市社科联有效发挥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职能,为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积极行动。 《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栏目自3月1日起上线,今日,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原院长罗勇教授发表文章《浅谈客家文化传统》务农、读书、传宗接代”。

过去,在广大的客家村落里,每到清风明月的夜晚,常常会听到孩子们背诵这样一首童谣:

“月光高照,书生骑白马过荷塘;……放一条鲤鱼,长八尺。鲤鱼头顶灯,鲤鱼肚为学校。四方做学校。” ,用凳子写文章。……”

罗勇府_罗勇_罗勇泰国

客家童谣:月光书生

这首童谣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 表达了长辈们对子女读书成官的殷切期盼。 它生动地体现了客家农耕、读书、传承家风的文化传统。

耕读,耕读代代相传。 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 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如下:一是遵循中原传统。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势必将中原儒家重农轻商、崇文重学的传统带入客家地区。 其次,客家人所在的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地区都是山区,自然环境恶劣。 “山大、谷长、荒险”。 山多田少,交通不便。 企业很难在这里找到孕育和发展的土壤。 客家人世世代代在此定居。 他们经营简单而粗放的山区农业。 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生存,只能埋头苦干; 要发展,就只能读书、当官,没有其他办法。 石城县炎陵乡上白雄古村,保留着明代遗迹。 石门上清晰地刻着“耕读之地”三个大字。 两边的对联写着:“耕耘可以消除饥饿,开端自然有利”。 不是客家话吗? 这是人们历史心态的真实写照吗? 于是,尊文重教、务农读书的传家传统在客家人中代代相传,成为客家人的传家宝。

罗勇_罗勇府_罗勇泰国

石城县尚百雄家族“耕读处”

小盆地和集群生活

客家人的农耕、读书等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客家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这里所说的传统客家社会主要是指客家乡村宗族社会。 它由一个或几个血缘和地理联系十分密切的小氏族社会组成,形成一个自然村落。 几个自然村构成了一个客家乡村社区。 传统的客家乡村社会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开拓、种植为主的小盆地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二是以此为基础的“群居”的家庭制度。 客家传统社会的上述特征是在历史时期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客家人作为汉族特有的一支,其祖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唐宋以来迁徙到赣、闽、粤三角地区的中原汉族。 从北向南的长途迁徙,对于安家落户的中原汉人来说,实在是无奈之举! 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但又不能从根本上背离祖先世世代代赖以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以农耕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当他们来到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地区时,也把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带进了这个地区。 然而,对于客家人的祖先来说,赣闽粤边境地区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其经济和文化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 这里“地阔、山深、边绣”。 没有北方那样广阔的耕地和灌溉系统。 取而代之的只是无数由茂密的山丘和纵横交错的溪流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盆地。 在客家先民大量到来之前,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是古越人及其后裔涉瑶等少数民族。 他们过着穴居、“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因此,当客家祖先来到这里时,他们必须从头开始。 他们要向荒山索要土地、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 从而,在赣闽粤边境地区孕育和发展了以开拓种植为基础的小盆地农耕文明。 随着客家人的繁盛和繁衍,这个文明圈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最终占领了整个赣闽粤三角。 这种以开拓、种植为主的小盆地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传统客家社会最重要的经济特征。

小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由于规模小、标准低,一户几个劳动力就能包揽一切,不需要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和协作。 这种生产过程的分散化和独立性,为客家家庭制度提供了物质前提。 江西、福建、广东山多地少的地理格局,给客家家族体系带来了独立性和封闭性。 因为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无法像平原地区那样为数百人、数千人提供同一个村庄,但更方便一村一族共同生活、共同耕种,即方便一个自然村。居住在有血缘关系的同姓氏族中。 、开展土地复垦和管理。 这种居住模式和农耕模式的亲缘属性,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 因此,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往往是单姓、群居。 “群居”的家庭制度已成为传统客家社会的重要政治特征。

罗勇_罗勇府_罗勇泰国

家族繁荣的基础

耕种、读书、传承家风,是客家人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客家宗族兴盛的基础。 正如罗祥林先生所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立业之本;关爱人民,是我们敬业乐业的原因;务农、读书,是我们稳定生计、立于社会的原因。它们与人的一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之间,有生计,能站得住,自然就能活得长久。在客家社会,可以说,人们普遍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过去确实如此,但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变。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成员来说,总有进退的人,无论可行与否。从社会传承的角度来看,这可以说是一群移民在生存斗争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 [1] 因此,许多宗族非常重视农耕和读传家传统的教育。 和继承,并将这方面纳入家庭法律法规,使其“合法化”和“永久化”。 例如,《兴国刘氏家规》中写道:

“一个家族的兴衰,取决于人才的兴衰;人才的兴衰,取决于父兄的修养。每次见到大家族,季秋都披着披肩,簪子和缨子不换,自读书以来,凡是本族子弟,凡是有才华、聪明的,都应该管教;那些没有文化、性情迟钝的,也必须教他们读书。”[2]

可见,读书识字是教育子孙、家庭兴旺的基础。

又如,《南康严氏族谱》立十条宗规,第一条是“励读书”,要求“宗内子弟,无论贫富,都应让其读书”。上学,严守教诲,陶冶性情。” [3]

可见他对于族子弟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视!

罗勇府_罗勇_罗勇泰国

为了鼓励子女读书做官,客家人无论大小,都会划出一部分家庭土地作为专门的“学田”; 学校田地赚取的租金就是“学谷”,专门用于支持和奖励子女的学习。 例如,宁都李家规定,家族成员考上秀才,就要从祠堂拿出十二担粮食作为奖励。 甘县温氏宗祠规定,宗族子弟外出考试,提供路费; 如果通过考试,祠堂将资助他们的学业。 甘县夏府戚氏宗祠规定:进士考进士赐24丹鼓,进士赐50丹鼓,考县者赐12丹鼓。考试并被大学录取。 是的,一次性奖励一百担米。 此外,许多宗族还成立了各种经济组织来鼓励读书。 例如,幼英之前的上湾黄氏就成立了“宾兴会”(当地所有客家姓氏都有同一祠堂),筹集读书经费。 黄氏还具有“公”的经济组织形式。 “公用”是指分公司时预留给公用的资产,主要是土地。 每个男性都有一个“公共”。 “中”包括中谷(收取租金的收入),用于公益事业、节日扫墓、资助孩子读书等。比如孩子考上了学校,一定数量的田地。将从“公”中分配给他的家人免费耕种,毕业后土地将归还给“公”。 对于那些孤独无助的人来说,“公共”也提供了救济。 如果他们死了,没有钱安葬,“公众”就会埋单; 如果他们有遗产(如房屋等),也会收回给“公众”,“公众”可以掂量。 出售它,收益归“公众”所有。 “中”由宗族成员选出的两人管理。 他们的职责是收取租金和各种费用,并向宗族成员公布收入和支出账目。 又如,宁都黄陂廖氏,有一座“文昌中”,专门用来奖励本族读书人:在普通宗族中获得各种荣誉的,按等级给予奖励;凡是在本族中获得各种荣誉的,按等级给予奖励;凡是在本族中获得各种荣誉的,按等级给予奖励;凡是在本族中获得各种荣誉的,按等级给予奖励。 在校就读的学生,将根据学校成绩和家庭财产给予奖励。 学生人数分别享受“学租”。

此外,有条件的宗族还设立“社学”、“义学”,有的甚至开设书院。 如上犹县钟氏家族于乾隆九年(1744年)创办“永庆书院”。 其规模为:

“前面有一座大门,里面有一座汇文殿,上面建有牌楼。然后是一条大走廊,走廊内建有两个碑亭,左右有精美的墙壁。从里面进入耳门,东西书房各有楹联四幅。然后是尊道殿,左右书房各有楹联两幅。殿后为气堂,拾级而上为道观殿。四圣。上为魁星阁,左为张角斋,右为藏书楼,外两侧为厨房。从齐东出耳门,绕至岭上。左为广济阁,右为敬业斋……共有房屋13间,45间……南北长29尺,东西宽24尺,共17间。长尺,后宽十七尺,藏书千卷,榻数器皿。”[4]

真是蔚为壮观,恐怕不亚于官办书院。

罗勇泰国_罗勇_罗勇府

赣县白鹿王太傅庙设有免费学校和仓库

不读书,不娶老婆

在传统客家社会,如果说重教育、耕耘、读书、传宗接代是家族兴盛的根本基础,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唯读书耕似乎是现实生活中的必然选择。 前面说过,因为山多田少,商业不发达,所以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种田; 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做官。 于是先人告诫子孙:

“教孩子走正路,唯学修行”。

有钱人家当然想送孩子读书,但穷人家就是卖铁、屎盆也想送孩子读书! 有句客家谚语是这样的:

“地里栽松柏,贫子读书”。

家境贫寒读书不起,但有进取心的客家人不甘心穷一辈子。 越穷,越想改变贫困面貌,孩子就越要读书当官:

“只要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你的丈夫就会出生在茅草屋里。”

这已成为客家人坚定的信条、做人的准则、普世的价值理念!

于是,久而久之,在广大客家地区,重教育、办学校已成为一种时尚。 谁能读书,谁就会受到家庭、宗族乃至社会的称赞。 相反,他会被别人瞧不起:

“天不能误一日,少年不能误一生学”。

“无知就是浪费生命。”

“耕田的人爱养猪,养孩子的人爱读书。”

“如果你不学习,就像你没有眼睛一样。”

“养猪不如生孩子不读书”。

“如果你不识字,你就像一头猪。” “如果你不识字,你就像一条蚯蚓。”

“不懂诗书,有眼无珠。”

…………

这些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就像扩音器一样,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不读书就长不大! 不学习,就站不起来!

甚至有一首著名的童谣是这样唱的:

“蟾蜍咕咕,不读书,没有老婆。山鸠咕咕咕,不读书,有一个大红薯。”

如果你不识字,傻得像个红薯,连个老婆都娶不到,怎么能传宗接代,续香火呢? 这是祖先意识强烈的客家人最害怕的事情。 因此,这又将读书与个人的生存和家族的兴旺联系起来。 可见,客家人从小就被灌输了如此强烈的崇文、崇学、崇农、读书、传宗接代的观念!

石旗杆的标志

在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用石柱雕刻而成的旗杆,或者两根石柱之间镶嵌着木制旗杆。 这是名誉的象征。 客家俗话说:“三年一动,石夹旗杆”。 这种旗杆又称客家人的“花标”。 相传,尧舜时代就有“华表”。 当时,在交通要道上竖立雕刻精美的柱子,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称为“华表”。 后来被继承下来,大多竖立在宫殿、城墙、桥梁或陵墓中。 客家“华表”多立于祠堂前。 一般长约5、6至10米。 它的底座通常是由长石条凿成的方形或圆形石柱。 石柱上雕刻着各种装饰图案,每节石柱都用石榫连接。 尾部逐渐变小,立起如一根大旗杆,故人们称其为“石旗杆”。 能够竖起这样一根旗杆,是全家人的荣幸。 在我国盛行科举考试的时代,家族中的秀才如果中了金榜题名,考上了“进士”,或者获得了其他高级官职,家族就会请能工巧匠。挑选石头,制作石旗杆。 旗杆上凿有受勋者的姓名、科目、功绩、功绩、传记、官衔、品味、年份等,还刻有龙凤或狮虎竞相等吉祥物装饰图案。 。 清代,一些客家宗族还制定了宗规。 对于考取进士或候补的人,可在祠堂内立一根“石旗杆”。 为了表达差异,石旗杆的长度主要根据名气、品位、文武称号的高低来确定,以较长的为宜。 另外,旗杆的底座样式和雕刻图案也有一定的差异。 底座一般分为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角数较多者优先。 从石旗杆的长短以及底座和装饰图案的差异,人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名气和品位。 石旗杆凿好后,家里要举行热烈、隆重的插旗仪式,全村人都要敲锣打鼓表示祝贺,以示家族的名声。 一个家族的祠堂前石旗杆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家族人才越多,宗族越兴盛。 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人才就越多。

罗勇_罗勇泰国_罗勇府

客家石旗杆

石旗杆古色古香,在风雨中巍然矗立。 它向世人展示的不仅是昔日宗族的辉煌,更是客家人重教育好学、人文崛起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

罗勇_罗勇泰国_罗勇府

笔记:

‍[1] 参见罗祥林《客家人起源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2]兴国《龙兴寺刘氏族谱》,民国三十六年刻,卷一《族规》。

[3]《南康严氏族谱》

[4]光绪《上犹县志》卷三《建志志·学堂》。 ‍

罗勇_罗勇泰国_罗勇府

结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