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近百年的历程:从家族第一代重返中国

这个正大,就是卖饲料的正大,养猪的正大,拥有莲花的正大,拥有大洋摩托的正大,还有中国两大金融巨头核心股东的正大集团。中国平安和中信银行。

取得深圳第001号营业执照40年后,正大中国现已拥有子公司600余家,员工10万人,2022年总营业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正大集团是最早在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是中国最大、外资最多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

从家族第一代用八块银元在泰国白手起家创建超级企业,到第二代回国创办超级跨国公司,从家族第一代痴迷于培育良种向中国介绍一下,对于2023年10月正大股份暂停上市以及股东们的质疑,正大集团在近10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什么?

开拓一代

1896年11月22日,谢宜初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是家里的老大,有两个弟弟。

谢亦初原名“金浅”。 为了摆脱贫穷的出身,他改名为“亦楚”。

曼谷中国超市_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

年轻时,谢亦初学习很刻苦,但因家境贫寒,几年后便辍学,帮家人干农活。 渐渐地,他对农学产生了兴趣,多次成功培育出优良草菇品种,被村民称为“草菇人”。

不料,正当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时,1922年8月2日潮汕地区发生了一场特大自然灾害“8月2日台风”(俗称“海上台风”),造成8万多人死伤。 。 谢一初种植草菇的农田全部被毁。

看着满目疮痍的家园,26岁的谢一初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前往东南亚寻求谋生之路。 那年冬天,谢一初带着凑来的八块银元,登上“红头船”前往泰国谋生,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海外创业生涯。

自古以来,“红头船”就是潮商的象征。 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所有船只都必须编号,船头涂漆以区分:黑色为苏州,白色为浙江,绿色为福建,红色为潮州。 潮商以其无畏的勇气、坚强的精神、勤奋的航海品格,赢得了“红头船商”的美誉。

刚到泰国时,谢一初靠给别人打工谋生。 后来,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曼谷买了一间20平米的商铺,取名为“正大庄”,出售家乡的油菜籽,寓意“正大中国,振兴实业”。

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_曼谷中国超市

“高品质带来高销量”是谢亦初在泰国学到的第一课。

开业不到10天,他店里的优质油菜籽就全部卖光了,但对中低品质的油菜籽却无人问津。 他很快就把公司的库存全部清空,专心销售各种优质油菜籽,生意越做越好。

1924年冬,谢一初回到潮汕,准备了大量优质种子前往曼谷。 他还带着弟弟一起创业,从此一家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在弟弟和家族成员的打理下,谢一初开始在泰国各地推广种子,扩大销量。 为了让顾客直接看到种子的生长情况,他果断开辟了一大块样品田,让想要挑选种子的顾客直接到田里去挑选。

这种新鲜务实的卖种方式很受欢迎,谢亦初在南阳名声大噪。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二战爆发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相继卷入战乱,中泰之间的海上运输通道被切断。 泰国和东南亚的一些蔬菜种子退化严重,根本无法替代中国产品。 萝卜看起来像人参,正大没有货卖。 1941年12月,日军进入曼谷,正大庄关闭。

1945年,49岁的谢一初再次回到曼谷。 泰国正大集团的资产无处可寻,20年的心血一夜化为乌有。

回到起点,他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好在他已经不再是刚去东南亚的谢亦初了。 他迅速抓住了二战后泰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机遇,依靠鸭毛出口业务,使正大在短短两年内重生。

1948年,见生意步入正轨,他将公司交给弟弟谢绍飞。 他回到汕头,在家乡澄海租了100亩土地,种植优质油菜籽,销往东南亚。 他立志要徒手开一家大型种子场,做起种子改良事业。

谢一初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欧美、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的良种和技术,对蔬菜、水果、禽类等品种进行改良。 他培育的“冬熟西瓜”、“秋夏开花菊花”,堪称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 澄海县采用了他培育的种子,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县。 他亲手种植的无籽西瓜也被送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高度赞扬。

借助中国潮汕风水宝地,“正大村”名扬中国及东南亚。 随后,泰国、马来西亚的正大蔬菜种植实验农场也相继建成。 从一家油菜籽销售公司,发展成为蔬菜品种种植、改良、销售的经济联合体,正大集团已初具规模。

正大中国

年少离家,让谢亦初对祖国的感情格外温暖。

1930年至1939年,他的四个儿子相继出生。 谢一初将他们命名为谢正民、谢大明、谢忠民、谢国民。 名字中间的四个字共同组成了“正大中国”,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对孩子的期望。

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_曼谷中国超市

从左至右:谢国民先生、谢正民先生、谢大明先生、谢忠民先生

他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中文,并送他们回中国读书。

1953年,在国内读完高中的谢政民和谢大明回到曼谷,帮助叔叔谢绍飞管理正大集团的事务。 正大集团开始发展成为农牧业企业集团。 这一年,“正大集团”成立。 他们的业务扩展到化肥、农药、饲料等多种农牧产品,并成立了进出口贸易公司。

1954年,正大集团在曼谷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随后又开设了四家饲料加工厂。 从此,正大集团从贸易转向贸易与饲料加工联合发展。

1957年,在汕头和香港完成学业的四儿子达宁·谢拉万农(Dhanin Chearavanont)18岁回到泰国。 面对庞大的正大集团,父亲坚持让他从基层做起。 开店、关店、擦桌子、装载出口生猪、当货物搬运工,后来又在与政府合作的家禽蛋出口合作社工作,这些琐碎的事情对谢宁·谢拉瓦农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20世纪50年代末,谢一初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其在汕头的家产也被没收。 尽管如此,他总是告诉孩子们,中国的经济会开放。

1963年,经过多年的打拼,谢国民回到正大集团,接管饲料业务,并于1968年升任集团总裁。至于父亲为何选择他接手,谢国民笑着说,可能是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养鸽子,也擅长养鸡,所以父亲就把饲料生意交给了他。

但玩笑背后,经过再三考虑,谢一初将集团大权交给了29岁的小儿子谢国民。 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大胆但谨慎。

曼谷中国超市_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信任,很快就展现出了一个成熟、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的品质。

一是资本与经营分开。 邀请专业人才替代家族管理,引入明确的权责和管理机制,破解不少家族企业“二代接班难”的问题,为正大集团稳健经营奠定基础。

其次,摆脱传统赛道,开拓新领域,走向国际化。 因为哥哥的一句“你应该去美国看看”,谢国民拜访了美国最大的养鸡企业Arbor Acres,将目光投向了养殖新领域。

1968年,当正大集团计划在距离曼谷350公里的甘烹碧建立养猪专业区时,很多人都感到担忧,认为泰国从未建立过这样的专业区,没有经验、没有信心,他们认为这里离曼谷太远,管理起来很困难,所以他们退出了。 然而,Dhanin Chearavanont 克服了所有反对意见,在泰国北柳府、甘烹碧府和叻丕府建立了养猪场。

在谢国民看来,养猪场是拉动饲料、养鱼、种植业的重要引擎,可以促进景气循环。

1971年,正大集团与世界著名养鸡企业ABB合资,引进美国优质鸡品种,建设全套自动化养鸡生产线。 除了为公司自身养鸡外,正大集团还为农户提供优质鸡种和饲料、为农户建造鸡舍提供建筑材料、免费技术指导和防病服务,最后将成品鸡回收利用。

这就是著名的“正大模式”。

1973年,正大开始从事肉鸡屠宰、加工和冷冻业务,随后扩展到加工、销售和出口。 此后,这一模式扩展到养虾、养鸭、养猪等领域。 CP已经成为泰国的巨头,几乎涉及泰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梦中国

因国有化而财产被没收的谢逸初交出了权力权杖。 在谢国民的管理下,正大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但谢亦初最关心的还是中国,他的祖国。

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_曼谷中国超市

终于,改革开放开辟了新局面。 1979年,谢国民迫不及待地在深圳经济特区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 1982年取得深001号营业执照。

当时的深圳还是一个落后的渔村。 文化差异、监管限制和市场竞争让公司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他充满信心。 这项投资对正大和中国都非常重要。 这是CP新篇章的开始,也吸引了众多内地投资者的围观和犹豫。

1984年,正大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饲料厂建成投产。 1985年,正大集团在上海成立肉鸡养殖加工综合企业,后来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上市公司。 此后,谢国民再次北上,在青岛、吉林等地投资兴建食品加工企业。

和在泰国一样,谢国民是从“祖传”农业起家的。 但CP最有名的饲料却比市场价贵很多,为什么人们会买呢?

谢国民自有绝招。 当时中国年久失修,农民没有钱让他赚,所以他决定用逆向思维让农民赚他的钱。

他没有把饲料卖给农民,而是把小鸡送给农民,免费为他们提供饲料、药品和疫苗,最后收集成品鸡。 谢国民在深圳也提出过“一个人养一万只鸡”的想法,但当时的贫困农民不敢想。

没钱怎么办? 正大还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流动资金,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低息贷款,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化规模农场。

让农民自己当老板。 通过不断升级迭代,形成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正大集团的雪球又开始滚起来。 甚至有人将正大集团视为中国农牧业的“黄埔军校”。

继在农村饲料、种畜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后,正大集团正计划拓展农村新市场——建立农村营销网络。 他们想把易初莲花超市的产品卖到农村,并利用这个网络把农村的产品卖到城市。

曼谷marko超市_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中国超市

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但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市场来说,几乎又是一次“开放”。 但由于父亲数次白手起家的经历和一心为中国做事的执念,谢国民并不畏惧困难。

1980年,84岁的谢一初仍负责CP新加坡业务。 他经常到葡萄园种植高产优质的无核葡萄。 一个周日早上,他修剪了三个多小时后突然晕倒,全身瘫痪。 谢亦初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家人:“一定要培育好品种,派人为祖国做贡献。” 他嘱咐孩子们多到中国投资,为家乡做出贡献。

1983年2月上旬,谢一初病情加重,生命垂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微弱的声音反复对守护着他的孩子们说:“我要去汕头!我要去汕头!”

父亲的浓浓感情和在汕头求学的经历只是谢国民投资中国的背景。 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广阔、劳动力成本低廉、各行业都处于起步阶段,蕴藏着无限商机。 正大集团比任何外国企业都更了解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人,因此他们收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中国和泰国已成为正大集团的核心市场。

有了中国的支持,正大集团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1990年4月7日,谢国民在北京看望邓小平。 邓小平高兴地说:“兄弟们起的名字很好,正大集团的名字也很好。” 随后他重申,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50年、100年都不会变!

谢国民从邓小平的话语中获得了强大的力量,进而做出了更加惊人的举动。

当年4月21日,伴随着央视“不去看才知道世界有多精彩”的介绍,《正大综艺》成为中国对外公关的典范,使正大集团家喻户晓,为其在中国大陆的扩张带来长期回报。

曼谷中国超市_曼谷marko超市_曼谷大型超市

正大制药、大洋摩托、正大广场、易初莲花超市……正大业务不断拓展。 例如,正大获得政府许可进入零售、金融等当时不对外开放的领域。

没想到,正当正大事业蒸蒸日上时,公司的处境急转直下。

1997年2月,邓小平总理的去世让谢国民悲痛万分,很快金融危机又把他拖入“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一瞬间,巨额账单和冻结资金让正大集团从天上跌入深渊。 除了泰国总部外,东南亚各地的银行都来追债,冻结了正大集团的资产,怕他还不起钱。

谢国民驾驶的巨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致命巨浪。 “我每天95%的工作都是为未来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制定计划。” 现在,谢国民是时候做出一个影响正大集团未来几十年命运的决定了。

船有翻船的危险,他果断决定减轻负载。 但该放弃谁的国内外业务呢?

“第一,从农业到食品工业,什么都别碰,这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的祖业;第二,超市是我们的新业,卖掉就可以了,出行无忧!” 谢国民平静地说。 他卖掉了泰国莲花超市80%的股份,换取现金流。

虽然切断了泰国的莲花超市,但明智的达宁·谢拉瓦农却拯救了上海的莲花。 此后,他陆续关闭了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并用回收的资金一部分偿还债务,一部分继续在中国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选择的深谋远虑。

至于为何本能地保留了中国业务,谢国民解释说,可能与他从小就喜欢养鸽子有关。 因为鸽子是辨别方向的天才,谢国民说:“好鸽子一定要回家!” 而且,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圣地。 而且,当时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外资企业都在争相进入中国。 他说:“我们不能停下来,否则我们就会死。”

2012年,正大集团出资93.9亿美元入股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57%,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5年,正大集团携手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投资中信集团,出资约104亿美元,持股20.61%,成为第二大股东。

除了业务持续增长,紧跟中国发展也成为正大集团的主旋律。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成为谢国民口中的高频词。

正大集团本着“利国、利民、利企”三利原则来华发展业务,目前已在中国设立了600多家公司。 旗下知名企业有正大饲料、正大食品、正大鸡蛋、正大种子、卜蜂莲花、大洋摩托车、正大广场、正大制药等。

曼谷中国超市_曼谷大型超市_曼谷marko超市

正大集团虽然收获了利益,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并非绝对正确。

2023年10月8日,正大集团在上交所IPO终止,这一消息引发股东强烈反馈。 正大集团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养殖和屠宰业务,生猪产量位居中国第五位。 毕竟一旦成功上市,那将是一家价值千亿的大企业。

然而正大集团的一系列操作却让网友大吃一惊。 在近期低迷的生猪周期中,公司持续亏损,近三年生猪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 这让人质疑正大集团筹集150亿元扩建猪舍的合理性。

近三年,正大集团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分别达到67%、75%、7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一方面有大量贷款,另一方面却有高额股息。 近三年来,公司分红已达53亿元,60%以上的利润都进了股东的腰包。 高管薪酬从2021年的5000万元以上增至6000万元以上。 有钱分红,没钱经营? 正大集团上市的真实目的遭到网友质疑。

正大集团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利国利民”是前提,“利企”是由此衍生的结果。 如果在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忘记了初心,把企业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那么正大的千里大堤最终会被一个蚁洞慢慢摧毁。

*参考书目:

《祖国不会忘记》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