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这个背景之下,中泰两方企业合作跨境迎来全新机遇,10月24日,一场聚焦泰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关键性供需对接会在南宁落地,凭借精准匹配破解跨境贸易壁垒。
活动背景与规模
本次对接会,是由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与泰国东盟企业家协会联合策划的,其选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活动汇聚了泰国本土15家食品与小商品领域优质企业,还汇聚了来自华南地区的50余家采购商。与会企业涵盖多个细分领域,有零食加工领域,有调味品生产领域,还有手工艺品制造等领域,现场展品超过200个品类。
由泰国东盟企业家协会代表透露,参展企业在当前这一次均是经由泰国商业部进行推荐的,这些企业具备出口资质认证,中方参会企业当中包含沃尔玛中国采购中心、广州江南果品批发市场等大型流通企业,依据组委会所做出的统计,在本次对接会里潜在交易额被预估达到3.5亿元人民币,创造出今年以来中泰单项对接活动规模的新高度。

专题分享环节
广西世联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是李渊,在专题分享中他进行了披露,2023年上半年的时候,泰国商品在华线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7%,单单是护肤品品类增速就达到了82%。他特别作出了指出,泰国茉莉香米还有榴莲制品等深加工食品,在抖音平台的复购率维持在了35%以上,这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对于泰国品牌的认可度在持续提升。
李渊基于对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平台的数据开展分析,建议泰方企业重点关注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他在现场展示了泰国乳胶枕品牌借助社交媒体营销达成单月销量破万的案例,强调产品本土化包装以及精准渠道选择的重要性,为泰方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市场拓展方案。

政策法规解读
2023年泰国新修订的《外商经营法》,由泰国东盟企业家协会会长娜帕·沃拉池拉潘查亚进行系统解读,她明确指出,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制造等领域,仍保留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不过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已放宽准入条件,现场中方企业最关注的是,增值税登记与员工社保缴纳的具体流程。
常遇的合规风险针对中资企业这一情况,娜帕会长特别提示了产品标准认证环节,她以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就是FDA认证为例说明,详细说明了申请材料要怎么去准备要点以及审批周期有着怎样的情况,这些实操性指导使得计划赴泰投资的中方企业能够提前规避法律风险,降低试错所需支出的成本。
企业对接实效
在持续三小时的“一对一”对接环节,中泰企业针对订单细节紧密展开磋商,泰国知名调味品企业 SAPPE 公司跟广州进出口集团达成了年采购额 6000 万元的初步意向,针对此双方商定 11 月中旬完成样品检测,首批货物预计 2024 年春节前并通过钦州港抵达中国。

南宁本地供应链企业代表向记者透露,经过现场对比多家泰国供应商,最终锁定了两家果干生产企业,这两家企业符合欧盟认证标准。这种集中对接模式极节约了企业跨境寻源的时间成本,以往供应商筛选需跨国考察数周才能完成,现在仅用半天就初见成效。
参会企业反馈
广西鑫桂食品采购总监王先生表示,这场对接会直接解决了他们的原料采购难题,他们与泰国两家椰子制品企业建立了直接联系,预计每年能将采购成本降低15%,更关键的是避免多层代理加价问题,建立了稳定的直采渠道。
泰国天然化妆品品牌BSC的销售经理素帕拉,对中方采购商的专业程度特别赞赏,她告诉记者,中国客户对产品成分的问询非常细致,他们对生产工艺的问询也非常细致,这种深度交流有助于改进产品适配性,已有五家中国经销商表达代理意向,而这是他们此前通过线上渠道难以达到的效果 。
未来合作展望
透露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方面负责人,接下来会组织中方企业前往泰国进行反向考察,实地完成验证供应链能力之事,同时眼下正在着手开发中泰双语商务对接平台,预计在2024年初上线这个平台,能够可实现包括线上实时匹配、视频洽谈以及电子签约等功能。
依据本次对接的经验,经贸中心计划每一个季度举办一回国别专门的对接会,当下已经在筹备泰国水果专场、越南咖啡专场等一系列活动,这些常态化经贸通道的建设,会促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制度红利加快被释放。
您觉得眼下中泰贸易里最为需要冲破的瓶颈是啥,欢迎于评论区去分享观点,并且也请点赞予以支持从而让更多企业能够看到这场务实对接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