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对人民和国家犯下严重罪行的特务、土匪、恶霸、反动教派头目、反动党派骨干、反共地下军头子等反革命分子被关押、控制或关押。压制。
在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中,有一位妇女脱颖而出。
1951年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县。 一名身穿囚服的女囚犯被押出监狱,与一伙反革命分子一起押往刑场,准备枪决。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王华琴。 她的父亲王连山是一个大地主。 她本人就有参军、担任间谍的“不良记录”。 在轰轰烈烈的反反革命运动中,她作为反革命分子被镇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王华勤被关押24天后,被判处死刑。 几天后,他的身份就会被确认,并准备被枪决。
让某人处于枪口之下! 此时,一封信改变了王华琴的命运,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写这封信的人名叫康奈尔,时任团西南工委副书记。
十多年前,当军事特务王华琴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一名中共党员时,她大概无法想象,有一天她所救的人会成为她的救世主。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巧合。
作为我党的领导干部,康奈尔为何要写信帮助一位女军统特工? 女特务王华钦做了什么? 她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生命的结局是什么? 本文带您回顾女军事间谍王华琴的传奇一生以及她与康奈尔大学的不平凡友谊。
女军事间谍(影视剧照)
出身富贵:从富家小姐到知性女人
1914年9月,王华钦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县南门巷。
王华钦出身于富裕家庭。 她的父亲王连山曾担任四川大军阀刘湘的军需官,人称“川王”。 王连山在昭化等地拥有数千公顷良田。 他还在昭化、绵阳、南充等地开设了两家丝厂和一家铁厂,并在重庆、上海建立了两家银行。 他是当地最富有的人之一。 地主和大商人。
王华钦共有兄弟姐妹7人。 由于她是老二,所以被称为“王小姐”。
王华勤从小就特别聪明活泼,热爱读书和学习。 7岁时,父亲送她到南充上小学。
王连山在南充有一个结拜兄弟,名叫康玉山。 康玉山有两个儿子,名叫康内尔和康克明,与王华钦在南充同一所小学读书。 凭借这份关系,王连山委托康玉山照顾在南充读书的女儿,并承诺承担康奈兄弟从初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
他们的父亲是结义兄弟,他们也是同学。 自然,王华钦与康奈尔兄弟关系密切,友谊深厚。
王华琴很聪明,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她考入了上海正风中学。 此时,比她大4岁的康奈尔已经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系,对王华勤非常照顾。
不久,王华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暨南大学教育系。 她在语言方面颇有天赋,精通法语、英语、日语、俄语四种语言。 她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1935年,21岁的王华钦被政府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后来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外国文学系。 留学期间,王华钦萌生了改变社会、振兴中华的理想。
不幸的是,随着抗战爆发,中日两国不和,日本政府下令驱逐中国留学生。 王华勤不得不回到祖国,被聘为四川成都公民培训班班主任。
在成都,王华勤与康奈尔再次重逢。
康奈尔大学四川大学入学登记表
康奈尔是一位进步青年,早在高中时就开始参加反军阀内战活动。 后任上海暨南大学校“抗日救亡会”会长。 1936年,康奈尔因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被当局逮捕。 被学校开除后,他转入四川大学历史系继续学习。
此时,康奈尔已经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秘密工作。 历任四川大学抗日救亡进步学生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成都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主任、成都市学术委员会书记、川康特。 曾任青年委员会书记等职务,1937年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错误选择:从反大学生到军统特工
在康奈尔的影响下,王华钦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对革命圣地延安产生了向往。
1937年8月中旬,王华钦和一群进步青年到达延安,成为抗日大学的一名学生。 在延安期间,王华钦十分活跃。 她认识了一位名叫陈云杰的女子,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
不久,应阎锡山邀请,王华钦、陈云杰被派往山西前线,在国民党孙连仲部担任政治指导员。 他们负责政治宣传,用文章、口号、表演来鼓舞抗战士气。 他们被战士们尊称为“王教官”。 。
1938年3月,孙连仲部奉命开赴徐州,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徐州保卫战。 王华勤、陈云杰也随军前往。 然而,在大军撤退的过程中,他们却不幸与大军走散了。
王华勤和陈云杰决定返回延安。 没有交通工具,两个小女孩就靠着两条腿,跋山涉水。 经过千辛万苦,他们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西安。
两人原本想加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但一时找不到地址。 另外,他们对西安这个地方不熟悉,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地方住。 他们的生活极其困难,不得不流落街头。
正当他们绝望之际,王华勤和陈云杰看到了“战干团”的招生广告,并预约报名。 没想到,笔试和面试后,他们同时被录取。
女特工军事训练班
进入训练班后,王华钦了解到,所谓“战时干部组”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组”的简称,主要为国民党培养军政干部。 同时,王华勤还了解到,所有学员在训练期间必须加入三青团和国民党。
在天真的王华琴看来,只要能为抗战做出贡献,做什么都无所谓,所以她安心地留下来参加训练。 她完全没有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她的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不久之后,国民党军事指挥局少将特派员视察“战时干部团”,无意间在学生花名册上看到了王华琴和陈云杰两个女孩的名字。 他还发现,两人都是大学生,感觉自己纯粹是被安置在这里的。 实在是浪费人才,所以他亲自找到了两人,希望将他们送到重庆发展。
陈云洁是山西人,不想离开,所以选择留下来; 王华琴是四川人,所以回到家乡是一个梦想,于是两姐妹含泪告别,王华琴如愿以偿到达了重庆。
到达重庆后,王华钦被安排进入军事指挥局,化名王侃肯,开始了军事生涯。
说实话,军统在抗战期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王华钦在军统一分部从事日本密码的研究和编撰工作。 此时的王华钦完全没有意识到,军统会在不久的将来将彻底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成为党和人民的敌人。
此后,王华勤被授予大尉军衔,并先后担任自贡市副局长、成都邮电稽查局局长。
这个职位表面上负责邮电业务,但实际上却是间谍工作。 主要任务是检查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书信、报纸、出版物。 此时的王华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女特务”了。
女军事间谍(影视剧照)
怀着善意: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共产党人
在此期间,王华勤再次与康奈尔重逢。 由于她并不知道康奈尔是中共党员,所以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抗战时期,康乃尔多次组织领导进步运动,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 1937年底的“凤凰山事变”和1938年春的“稻草案”期间,康奈尔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攻击对象。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邓明杰甚至点名康奈尔大学。
但在康奈尔机智英勇的斗争下,敌人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
1940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反共高潮。 他们不断在全国各地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并趁机对各地共产党员进行秘密突击搜查。
今年5月的一天,下午6点,康奈尔召集相关负责人在重庆一家茶馆开会,不料,由于剧情信息不慎泄露,被国民党侦探大队发现,准备趁机秘密逮捕他。
幸运的是,王华钦得知了这个消息。 虽然她是军统特工,但她对延安和共产党人一直抱有好感。 而且,对方还是康奈尔,是老朋友了。 她更加着急,立即尝试展开救援。
但军指挥局纪律严明,正常工作时间不准私自外出。 眼看着距离见面的时间越来越近,王华钦急得咬破了自己的舌头,装出突发疾病的样子,吐出了一口血。
军指挥局见情况紧急,只得将王华钦送往医院救治,并派了两名女特务陪同。
到了医院后,王华琴说她想去卫生间解便。 她趁机摆脱了两个男人,从卫生间的窗户跳了出去,上了一辆黄包车,快速抄近路去了茶馆。
此时,康奈尔正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打牌。 王华琴没时间解释,拍了拍康奈尔的肩膀,说道:“起来吧,我去玩几局。” 说着,他看了对方一眼。
康奈尔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连忙连声谢谢都没有来得及下楼,从后门离开。
仅仅一分钟后,国民党侦探大队就赶到了,但他们迟到了,错过了。
国民党反动派屠杀进步人士(资料图)
王华琴救了康奈尔,让康奈尔逃走,自己却受到牵连,引起了军统的怀疑。 为此,军统成立调查组,准备追究王华钦的责任。
巧合的是,调查组的组长恰好是介绍王华钦参军的少将。 此人一直仰慕王华钦,生怕王华钦受到惩罚,连累自己成为“疖子”,而他的父亲王连山出面干预,便极力为他开脱。 调查结束后,他表示王华钦“虽然有疑点,但没有证据”。 ”
没有证据,无法定罪,军事指挥局无奈,只判处王华钦监禁六个月以上,此事才算了结。
让王华琴当时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冒险救人之举不仅拯救了康奈尔和一群共产党人,也拯救了未来的自己。
让人们处于枪口之下:从过去到最黑暗的日子
1947年,国民党军事指挥局改组,毛人凤任局长。 王华勤从总部调回家乡广元,继续担任邮电稽查局局长。
王华琴长期的军旅生涯,让她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腐败和必然的结局。 她不愿再为国民党工作,于是辞职到泸州担任泸州中学教学主任,并在那里结识了校长陆昌明。
卢长明是一名老中共党员,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人相识后,因工作关系频繁接触,很快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确定了恋爱关系成为了夫妻。
1949年7月,卢昌明与王华钦的儿子卢勇出生。 不久后,卢长明带着妻儿回到广元,担任昭化县中学校长。 王华勤担任首席导师兼中英文老师。
1950年,西南解放后,王华钦被人民政府指派到昭化中学任教。 此时的王华钦父母双全,孩子多,婚姻美满,事业成功。 她进入了人生中最安定、最幸福的时期。
民国时期的教师(资料图)
然而,从1951年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活动开始后,王华勤的父亲王连山因是著名地主,与国民党当局关系密切,被当作反革命镇压。 王华钦参与军统的“不良记录”也被曝光,他也被当作反革命对待。 反革命分子被逮捕。
不久,王华钦被判处死刑,等待执行。
就在那时,康奈尔听到了这个消息。
1940年被王华钦救出后,康乃尔离开重庆,回到延安,担任中央青委书记处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康乃尔对四川情况的熟悉,中央任命他为团西南工委副书记。
这一天,康乃尔听说王华钦被判处死刑,便邀请昭化县副县长陈守荣到家里做客。
谈话中,康奈尔告诉陈守荣,王华琴虽然参与过军统,但她并没有犯下助纣为虐的恶行,有进步倾向。 她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自己将国民党秘密抓捕共产党人的消息传递给中共地下党组织。 这使他和一批同志逃脱了国民党的迫害,避免了党的力量的损失。
最后,康乃尔拿出两封手写信,让陈守荣转交给昭化县县长胡前,要求胡前根据这一历史事实,对王华钦从宽处理。
几天后,王华钦和一批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准备被押上刑场处决。
让某人处于枪口之下! 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康奈尔的亲笔签名信到达了胡茜的手中。
镇压反革命运动(资料图)
这样,王华钦就免于死刑,而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王华钦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 直到后来她遇见了陈守荣,听他说起了自己的老朋友康奈尔,然后她问他康奈尔有没有讲过她的故事。
陈守荣说出实情,是康乃尔的信将她从刑场上救了出来,救了她一命。 王华琴这才明白,自己11年前的善行,却换来了11年后她的痛苦。 返回。
那一刻,王华钦突然想起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坎坷的命运:从平反到晚年的安宁
虽然逃过了死刑,但王华钦的晚年生活却并不如意。
丈夫陆长明迫于压力与她离婚。 王华琴带着6岁的儿子和1岁的女儿过着艰苦的生活。 后来,她不得不嫁给了一个叫罗顺才的农民,她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改姓罗了。 。
罗顺才是贫农,不识字。 他的家庭贫困,生活十分困难。 从大小姐,到教师,再到贫农的妻子,巨大的地位差距让王华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她尝尽酸甜苦辣。 巨大的政治压力甚至让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
但王华琴却凭借女性特有的力量,习惯了艰苦的农村生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沧桑,并成功养活了整个家庭,抚养了两个孩子。
阳光永远在暴风雨后面。 1982年,经历了30年的坎坷,王华钦终于归案。 组织下发了纠正文件,并召开乡镇会议,公开宣布为王华钦平反。
看着鲜红的文件,王华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生活了。”
王华钦书法作品
尽管如此,王华钦对组织并无怨言。 她只怪自己太天真,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加入了国民党军事指挥局。 否则,等待她的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外语人才匮乏。 69岁的王华勤被宝轮中学聘为英语老师,专门教毕业班,月薪54元。 王华钦对此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
王华琴的英语水平很高,能阅读英文原著,还能和外国人交谈。 有一次,70多岁的王华琴遇到了一群外国游客。 她主动用英语跟他们打招呼,交流了一会。 外国游客没想到,一位老太太竟然能听懂英语。 他们惊讶不已,连连称赞王华勤:“好!很好!”
晚年的王华钦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生活也充满了冷静。
被王华钦救出的康奈尔,后来历任共青团中央秘书长、西南管委会秘书长、四川省副省长、四川大学校长。 1980年9月24日,康奈尔在担任四川大学校长期间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70岁。
据王华勤的大儿子罗勇介绍,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情绪低落,好几天没有说话。
1984年春节前,王华琴因食道癌病情加重,家人十分悲伤。 但她看透了生死,给孩子们讲了《红楼梦》中妙玉最喜欢的诗句:“纵有千载铁坎,终得土包子。”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值得大惊小怪。无论你多么富有,归宿仍然是坟墓!” 王华勤并不惧怕死亡,反而安慰孩子们。
1985年3月16日晚,71岁的王华勤因病去世,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老人去世前已经昏迷不醒,没有留下任何特别的遗嘱。 他只是断断续续地吟诵着林黛玉的《花葬歌》:“质本来干净,还会再干净,污垢会掉进沟里……”
王华勤晚年就职的宝轮中学
后记
如今,在四川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老官山墓地右侧小路旁,草丛中隐藏着一座孤坟。 它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没有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甚至没有墓主人的名字。 看起来没有可比性。 孤独而荒凉。
这就是王华钦的目的地。 她静静地躺在这里,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了。
在巨大的命运面前,这个女人无力反抗。 她只能像一片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最终,她如一缕青烟消失在风中,留下了一段令人无限感慨的凄凉故事……
参考:
《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秘密共产党员的女军特工》、《康奈尔同志回忆录》、《康奈尔同志谈话记录》、《救国之路——抗战时期四川大学重大事件汇编》 》、涉案人员王华勤之子罗勇等的口述。